譽親王料想的不錯,永安王和皇帝已經和朝中重臣商議過,以葡蕃如此大的國土想要完全捋順收復,依照目前大厲的實情很難辦到,與其留在手中讓葡蕃的人生生將大厲拖入泥沼,不如選擇損失眼前的利益,謀求長遠。

到了現在,永安王依然覺得,出這樣的主意的人十有八九是莊喜樂,他與莊良崢同行月餘,此人膽識魄力一樣不缺,剛正大氣,走的都是陽道,這樣的謀劃和他的性格不太相符。

譽親王的目光從輿圖上移開,道:“永安王,容本王和南冀的各位大人商議一二。”

“譽親王請便。”

此時的永安王顯的十分輕鬆,到了這個時候,主動權早就掌握在了他的手裡。

待譽親王帶著人離開,大厲這些朝臣嘴角的笑意就壓抑不住了,有的人已經在心裡飛快的盤算了起來。

先帝在位時,大厲的國力是鼎盛時期,朝廷一年的稅銀在一千五百萬兩到兩千萬兩之間。

到了嘉隆帝時,稅銀降到到了八百萬兩到一千二百萬兩之間。

去年,國庫收上來的稅銀是一千四百萬兩,還是因為朝廷鼓勵商戶通商後的結果。

三千萬兩黃金,細算下來應該是一億六千萬兩還多一點,等同於朝廷十幾年的稅收,若是戶部尚書那個摳門到極點的人曉得,只怕當場就能笑到失心瘋。

不少人心裡又開始盤算起來。

就連莊良倫都給莊良崢使了個眼色,要是不給他們一個滿意的數額,那是絕對不依的。

譽親王帶著大臣出門商談,整整一個半時辰才回來繼續坐下,皆是面色凝重。

永安王見譽親王的目光重新落到了輿圖上,隨著他的目光看過去,眼神微閃,隨即不動聲色的問道:“譽親王,考慮的如何?”

譽親王抬起了頭,指著輿圖上的一塊的區域,“還要這一塊,若是永安王同意,黃金本王不議價,糧食減少到一千萬斤。”

大厲的幾個大臣努力想從這張輿圖上看出名堂來,莊良崢兄弟兩人瞳孔微縮,心裡很是震驚,他們無數次的看過這張輿圖,自然知道那幾個城市意味著什麼。

葡蕃的一面是沙漠,另外三面分別是南冀,大厲,南迴,還有焦國以及草原諸部,譽親王要的那個區域中的幾個城池並不富庶,但接壤焦國。

焦國的國力不算強,早前也一直被葡蕃壓制,邊境安穩。

南冀這是想打焦國的主意?

“永安王,考慮的如何?”

這一回,換了譽親王以同樣的語氣反問永安王,永安王的眉頭緊蹙,目光落在輿圖上勢必要將輿圖看個明白。

這時,莊良倫的目光看向了莊良崢,兄弟兩人不動聲色的退到了角落裡,一番溝通後莊良崢走到談判桌前,拱手道:“王爺,借一步說話。”

永安王起身,半盞茶的功夫就走了回來,坐下對著輿圖一指,“這三座城池一併給貴國。”

那三座城池直面草原,背後就是一條山脈將其阻隔開來,地形很像羊城,與羊城不同的是,這裡時常受到草原諸部的侵擾,草原部族彪悍,善騎,來無影去無蹤,不熟悉草原的人追出去很快就能迷失在茫茫草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