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人李氏來找雲氏說話,無意間聽到莊喜樂對趙氏的一番話感慨連連。

“府中有喜樂丫頭在省了多少事。”

雲氏的臉上並無高興之色,反倒有些擔憂,“去了趟京都這丫頭的大道理一套一套的,不瞞你說,就是我這個當孃的也摸不清她的深淺了,前兩日父親還誇張她有將才子姿,這是多高的讚譽啊。”

“她爹現在沒事就找她書房商議事,我聽了一耳朵的竟然是軍政一類的大事,大嫂,你說這是好是壞啊?”

和姑娘商議軍政大事,若是以往便也罷了,可是喜樂已經定親,她要學的難道不是的如何打理中饋,如何馭下?

原本就因在京都接連做了幾樣讓人驚詫和不解的大事從而名聲有損,還讓她插手這些事情不是雪上加霜?

“你啊,關心則亂。”

李氏雖然沒有閨女卻很能明白雲氏的擔憂,無非也是擔心喜樂以後進了廣平侯府的大門受委屈罷了。

兩人挨著坐下,李氏說道:“喜樂雖是長在你的身邊,但教授她功課是的父親,你可還記得喜樂開蒙那會兒父親為她請了多少名師?”

“就因為有人教她《女戒》《婦德》之類的書那可是連人帶書一塊兒給丟出去了,一般女子針線她學耍劍,別的女子學的是三從四德她學的是文治武功,從小就陪著父親一塊兒研讀兵法,難得的是一身的本事你看她幾時候因此張揚跋扈過?”

“這樣的女子咱們也不是沒見過,不是極為傲氣就是性格如男子一般,如喜樂這樣還是嬌嬌軟軟的樣子別說錦天城,就是整個大厲能找出來幾個?”

李氏說的這些雲氏自然明白,也時常因為驕傲,“可是姑娘大了終究是要嫁人的。”

嫁了人她學的這些本事又能有幾樣是用的上的?

李氏見她還沒明白,只得再說的直白些,“我問你,你是不是覺得廣平侯府人口簡單,喜樂嫁過去就不會受婆婆的氣?”

雲氏點頭,“這是自然。”

李氏再問,“若你是君老侯爺,你會挑選一個怎樣的孫媳婦?”

挑選怎樣的?

雲氏下意識就想到是要高門顯貴,知書達理,能撐得住......

見她忽然愣住了,李氏接著問道:“可是想到了?”

“廣平侯府雖然人口簡單,上面沒有婆婆壓著也不用立規矩可也沒有人能給喜樂以支撐,從她進門的那一刻起所有事都要她出面,交好後宅婦人,幫助夫君打點人脈,維護府內安穩。”

“你覺得憑喜樂現在能做到嗎?”

雲氏下意識的端起茶杯,到了嘴邊她又放下了,她的喜樂自然能做到。

李氏拍著她的手,“廣平後府能找到喜樂也是賺到了,那樣的府邸對宗婦的選擇更為謹慎,喜樂對外能強悍禦敵對內又是嬌軟柔弱的小姑娘,哪個男子不喜歡。”

“你該要感謝父親。”

李氏是郡王府的世子妃,長子長媳,目光自然比雲氏看的更遠更透徹,若是可以,她也希望她的兒媳是喜樂這個樣子。

一個家族想要長遠,宗婦的選擇尤為重要,趙氏已經是她能從錦天城的高門顯貴裡挑選出來的最優秀的姑娘,饒是如此她還是不能最快的適應自己的身份,不能在夫君不在的時候想著要擔起責任來,性子也是稍顯柔弱。

好在她聰慧聽話,有調教的可能。

雲氏如醍醐灌頂,擔憂了這些時日總算是鬆了口氣,拉著李氏感激的說道:“這府裡能有你撐著也是我們的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