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及此又有些鬱悶,同樣是莊府兒郎西南的那幾個小子都在戰場上掙軍功了,府中這幾個還要多加歷練才行。

父子三人還未出府就聽人報君老侯爺來了,三人又連忙將人迎進書房。

“我這訊息也不全,想來你們也得了訊息,咱們對對。”

君老侯爺坐下便徑直開了口,“喜樂丫頭可有書信傳來?”

莊豫東當即拿起書信交到老侯爺手中,“有,老侯爺請過目。”

老侯爺的訊息是鄧青差人傳回來的,當時忙著拔營來不及寫信,寥寥幾句聽的老侯爺震驚不已,想要再問傳話的人卻是不知了。

“看來是他們突然遇到了危急才選擇走這一步,如此看來暫時不必憂心。”

能做下此等決定必定是莊喜樂那丫頭,一行人裡面只有她有那麼大的膽子敢佔據一座城池給自己當靠山。

莊良正忙道:“老侯爺,況訊的麗臺大營就在京郊,憑藉著蒼溪縣的兵馬只要況訊有意喜樂他們也堅持不了多久。”

對此君老侯爺卻是搖了頭,“況訊的兵馬不敢輕易動作。”

“一來除了他還有另外兩處大營等候在側。”

“二來他也不敢冒險,遠安王的大軍就快到了,若是況訊在這個時候折損了兵馬還如何震懾遠安王,交起手來要吃大虧的。”

“遠安王的大軍有莊西康支援糧草,一路上又沒遇到什麼大的反抗,兵士的狀態一定極佳,再加上他們打著還天下百姓一個海晏河清的名頭,況訊不敢不慎重。”

大多的藩王造反不成一是路上糧草不濟,二是大軍爬山涉水而來路上還要遇到各路反擊,等他們到了京都城外早已是疲累不堪如何還是那早已經等待他們多時大軍對手。

偏偏遠安王的大軍不是,是以他料定況訊不敢輕舉妄動。

莊豫東等人恍然大悟,不涉軍政之人對這裡頭的事情實在難了解的清楚,君老侯爺也曾於沙場禦敵想來所言不差。

君老嘴上說的穩穩當當臉上也是一臉篤定自信,內裡卻是好一番唏噓擔憂,莊豫南那老貨的一萬私兵還沒到手轉眼自家那過了明路的大軍倒是落到了莊喜樂那丫頭的手裡。

鄧青那小子不用說又是被那丫頭給忽悠了,當真是嘴上無毛辦事牢。

不用想的事等自家那小子順利把第三支衛武卒的人帶下來必定是屁顛兒屁顛兒的帶著人去蒼溪縣匯合了。

這下可好,自家的孫子和未來的孫媳婦合夥造反去了。

“老夫回去了。”

剛站起來莊良正就拱手道:“天色已晚,老侯爺就在莊府歇息一晚等待明天再回去也不遲。”

“如此甚好,安排吧。”

君老侯爺如此乾脆的話語讓莊良正微微一愣,而後趕忙安排去了。

有了君老侯爺的話莊府人心大定,只待天明後派人再去詳細打探情形,也要考慮是否要派人去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