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元識和賀清進了城,見城中的情形不似相像中那般混亂就曉得局勢已經被控制住了,兩人商議一陣選擇了打馬前往莊府。

辦了一天差的大人正在食堂用飯,因有各家都有米麵糧油送來,莊府的廚子手下又極為的慷慨,飯菜著實做的不錯,眾人十分滿意。

君元識踏進莊府心底激動莫名,離開了這些日子不知道小縣主可好。

武國公聽聞賀清回來了放下手裡的碗筷快步而去,等他到的時候兩人正在和攝政王說話,“梁縣那些反了的將士沒有在城中行窮兇極惡之事,他們殺了縣令便接手了縣衙,和城中的百姓相處的還算不錯。”

賀清奉命剿匪,“劉將軍已經被押送回京等待發落,他手下將士由端州巡撫重新派了人看管,至於那些暴徒已經被剿殺。”

此番出了京都才曉得外面的亂世早已經開啟,百姓民不聊生,“梁縣的百姓之前被暴徒搶國一番,臨時指派的縣令已經架好了暖棚供當地的流民取暖,每日黑麵窩頭配菜糊糊,盤算著應該可以度過這個冬日。”

“今年雪大,好些百姓的茅屋都被大雪壓塌,只怕等了雪化雨水匯聚成勢會引發洪澇,耽誤春耕。”

“......”

賀清快速的說著外面的所見所聞,跟著過來的幾個大臣一臉愁緒,眼前的困頓不可怕,可怕的是等到過了年要如何解了這燃眉之急。

攝政王眉頭緊鎖,所有的一切擔憂化為最根本的就是錢糧,因為各項災害朝廷只有一套應對的個法子,只是那樣龐大的數量要如何湊足?

有老大人進門,道:“老臣以為應當派人即刻下南下湊集賑災所需要的糧草。”

在大厲越是往南越是富庶,此番之下只能以朝廷的名義南下湊集糧食方能解決眼下的困局。

“以什麼名義去徵集?”

說是徵集無非就是讓當地的官員抽調糧食,眼下這樣的局勢他們肯?

這時一直沒有說話的君元識開了口,“江南有超過十家的大地主,每一家名下所屬的良田超過萬畝,他們都是幾代積累下來的種田法子,產量比別處都高,就這幾家糧倉裡面的糧食便能解了眼下困局。”

“大地主多錢多糧卻沒有足夠體面的身份,或許可以從此處下手。”

“君世子所言甚是,百姓手中的存量本就不多,不如就朝那些大地主著手,由朝廷出面給他們一些體面的賞賜,想來可以他們自然會慷慨解囊。”

幾人又開始商議起來,想要人家慷慨解囊朝廷定然也不可小氣了,這裡面要如何操作還需仔細商議。

君元識退了出來,站在後院的門口躊躇片刻,面上猶豫不決。

“君兄你回來了?”

莊振霄路過,看到君元識滿臉堆笑的走了過來,“你可算回來了,李兄他們隔三差五的唸叨你,等著和你吃酒呢。”

想起君元識走的前一日被自家的四妹妹強迫吃下去的那頓飯,只是聽李輝那麼一說就覺得遺憾的很,那樣的場面他怎麼能沒在呢?

君元識轉過頭,“霄兄近日可好?”

“還行,就是沒...”

“嗷~~~”

一陣虎嘯聲突然響起打斷了莊振霄的話,朝著聲音傳來的地方望去心裡哀嘆了一聲,他媳婦兒雲星看小虎崽怕是也失敗了。

君遠識問道:“這是驚鳥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