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郎中,這些是戶部這三個月來的賬目,這些是三個月來各處前來請撥錢糧的賬目,還請您早些看完,今日下午就要商議如何籌集軍餉和糧草。”

柳旭東剛到戶部就看到兩個箱子擺在面前,只那個記錄著進庫的賬目明顯的要比請撥錢糧的賬目少上許多。

戶部員外郎將這些賬目教到柳旭東手裡便轉身忙去了,看著這些賬目柳旭東不敢耽誤當即坐下開始看了起來。

隨著時間一點點的流逝柳旭東翻動賬目的動作越來越快,眉頭深鎖。

三個月來請撥錢款的賬目竟然是入庫的兩倍之多,著何止是國庫空虛,簡直是入不敷出,進來一個子就要花出去三個子。

“可都看明白了。”

戶部尚書劉大人走了進來,坐下後端起茶盞給自己斟了一杯茶自顧自的喝了起來。

劉旭東起身,拱手,“大人,下官看明白了。”

劉大人放下茶盞,問道:“左列將軍和何清世子已經在整軍,只等糧草集齊便可出發,對於此次籌集糧草可有良策?”

劉旭東思索半響,試探的說道:“向商戶徵集糧食,付給他們銀錢?”

“你也看過賬目了,無錢支付。”

柳旭東又說道,下官倒是有一個法子請大人參考。

劉大人點了頭,柳旭東便開始娓娓道來:

“徵兵,京都個各家各戶都要徵調一名年約十五到二十五的壯丁,若是無人便用銀子或者糧食補上,只數額不可定的太低,略高一些才好。”

“下官統計過京都有百姓五十餘萬人,戶籍登入在冊的戶主有八九萬戶左右,若每戶十兩銀子便有近百萬兩,可解燃眉之急。”

劉大人眉頭微蹙,十兩銀子對於勳貴人家來說絲毫不會在意,可尋常的百姓一年的用度也就二三兩銀子,十兩委實太多了,他將心中擔憂如實說出,柳旭東心中一喜,暗道果然如此。

昨日府中的幕僚商議了許久關於如何湊集軍餉的事,他自然已經有了萬全的法子,也預料到了劉大人的反應。

“大人體恤百姓也是百姓的福分,只怕國庫連剿匪的銀子都不能撥出這事要是傳了出去,皇上大怒不說還有可能引起軍心不穩,百姓不安。”

“若想要完成這件差事只怕是要兵行險招才是。”

國庫乾淨的連耗子都不願意光顧,這事一旦傳了出去只怕不僅是軍心動亂百姓不安,各處的邊境也該要不安了,哪一個國家會放過這樣的機會呢?

劉大人聽出了柳旭東話裡那絲威脅之意,戶部掌管國庫,在他的掌管之下國庫空虛至此他責無旁貸,為了給將士給天下百姓一個交代皇帝也會將他推了出去。

柳旭東今日有備而來,恩國公看來也是迫不及待了。

劉大人嘆了一口氣,面上故意露出一絲懼怕慌亂,“這事戶部一直瞞著不敢於皇上言明,柳郎中大才,若是有好的法子儘管說來,等糧草籌備妥當本官自然不會忘記柳郎中的功勞,亦不敢居功。”

他言辭十分懇切,一副被逼至牆角的樣子。

劉旭東忙拱手,“下官初來乍到,若有不妥的地方還請大人提醒。”

說著便自信滿滿的將心中認為最為妥當且見效極快的法子說了出來,“大人說的及是,百姓手裡能有幾個錢?”

“徵調壯丁需得要按照各戶的身份來定,普通百姓一兩或者二兩,商賈之家百兩,從七品官員府中出十兩,七品二十,從六品三十兩......”

“若是一府之中兩位以上官員便是悉數按照品階收取,食君之祿也該要解君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