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雖初冬,天氣卻格外的好,整個京都都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下。

鳳鳴宮,等待了近一個時辰的朝中老臣總算被允准進入大正殿,緣由是頭疾的皇太后感謝些許的好轉。

陽光柔柔的灑下來照的殿內一片暖意,殿內一角的香爐中升起嫋嫋的薰香,輕淡雅緻,在殿內瀰漫開來,顯得更加的溫和。

眾人拜見了面色還略顯不適的太后開始訴說起了心中擔憂之事,等他們說完皇太后只揉著額頭,淡淡的說道:“眾位大人的擔憂哀家明白,但哀家只是一個後宮婦人如何能干預前朝之事?”

幾人一陣啞然,明白太后依然對之前之事心懷芥蒂,但若是讓他們允准太后繼續插手朝政也是不能的。

“太后母儀天下自然是天下事為先,規勸皇帝也是太后之責,如今皇上龍體違和政權旁落,西康郡王在一旁虎視眈眈,朝中武將多以他為尊,若待他日太后娘娘又該如何自處?”

“朝政大事如何能用來置氣,還請太后娘娘以大局為重。”

皇太后心中怒火中燒,都到這樣的時候這些人還敢拿這些話來堵她,強制壓抑心中的怒氣唇角微勾,“眾位大人說的是,哀家是太后,是天子之母,只當以天下事為重。”

“哀家以為,對西康郡王應以拉攏為主。”

幾人面面相覷,“敢問太后,如何拉攏?”

眼下西康郡王有權有錢,朝廷還能給出什麼讓他心動的東西?

太后繼續揉著額頭,快速的說道:“西康郡王為大厲盡忠多年,心中唯掛念其母親和他的孫女喜樂縣主,莊太夫人壽數無多,喜樂縣主卻是正需要被照看的時候的。”

“以喜樂縣主如今的尊榮還有什麼是能讓其錦上添花的?”

眾人低頭思索,勳貴世家的女子最大的作用便是用來聯姻穩固家族人脈底蘊,放眼京都最尊貴的男子就是攝政王,聯想到前些日子攝政王和喜樂那些傳言又紛紛蹙了眉,若是那樣攝政王就可以登上帝位了。

攝政王也是皇太后的兒子,皇太后的意思是......

“哀家以為,普天下之沒有比皇帝更為尊貴的男子,若是讓喜樂縣主進宮為妃,西南自然安穩。”

幾人怔了一怔,恍然大悟。

皇太后揉著額頭唇角微勾,隨即做出一副體力不支的樣子,“近日來哀家頭疾犯了,朝中之事還要幾位大人多多費心。”

說罷由貼身伺候的蘭嬤嬤扶著回後殿去了。

幾人得了指點只覺得這個主意甚好,忙下去商議。

觀音像前皇太后恭敬的上了香,唸了一段靜心咒後在坐下靠在軟枕上閉目養神,蘭嬤嬤跪在地上替她揉著腿,小心的說道:“娘娘,您明知西康郡王未必會答應這事,為何還要指點幾位大人?”

皇太后唇角一勾,問道:“蘭蕖,你跟著哀家多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