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轉眼,在U21已經工作了幾個月。

對於這樣的生活王憷還是比較習慣,雖然很想念祖國,但是他也離不開足球。

雖然很多地方看不上歐洲,但是歐洲的足球底蘊不是蓋的。

百年積累,不是說一打雞血就能追得上。

在網上新買了高科技單車,感受著迎面吹來的潮溼的微風,王憷就知道又要下雨了。

不怪英國人願意談論天氣,原本好好的就突然下雨,遇到別人肯定要抱怨兩句。

王憷不太願意帶傘,曼徹斯特現在已經沒有太多的工廠,雨水也不會有太多的汙染,雨中的曼徹斯特反而別有一番味道。

怎麼說呢,

城建基本還是上個世紀的樣子。

英國民眾抗議不是沒有理由,看起來財政報表好看,其實都是針對富豪優惠吸引移民,而那些被吸引移民的富豪享受著各種優惠政策卻不能給民眾帶來更好的生活。

不過似乎英國的每一任財政大臣都沉迷於這種手段來作為自己的政績。

十年前英國人抗議工資十幾年不增長,基礎建設落後,到現在他們基本已經習慣了。

一路胡思亂想,已經快到家了。

突然聽到了電話鈴聲響起。

開始王憷沒有在意,但是斷線之後電話又響起來,王憷不得不把單車停到路邊。

“我是王憷,”

“……所以他已經掌控不了更衣室了對嗎,好的,我明白了,我考慮一下吧,我知道了,球迷雖然希望我回去,但是他們是覺得我拯救球隊,一旦球隊的成績不好,我也會很麻煩。”

結束通話電話王憷沒有繼續騎車,而是推著單車往家走。

梅斯在他的手裡已經很多年了,成績還算穩定,好的時候能殺入歐冠,差的時候也沒有降級危險,看起來距離冠軍只有一步之遙,但是王憷知道梅斯的短板在哪裡。

他在梅斯青訓的時候,梅斯有20多萬人口。

而快20年過去了,梅斯的人口不升反降。

年輕人都喜歡去大城市發展,加上電子產品的對年輕人的吸引力,讓他們不再專注足球,梅斯這種小城就扛不住了。

縱觀歐洲豪門所在的城市,就沒有一個人口少於50萬的。

曼徹斯特雖然剛剛到50萬,但是因為工業歷史,對周邊的輻射影響力很大,這些就是曼徹斯特足球的底氣。

而梅斯則不一樣,人口流失之後,就只能靠著老球迷撐著。

有些場次老球迷不感興趣,加上王憷曾經投資建了新球場,所以梅斯的上座率已經下降了,就是有的時候亞洲球迷和各種遊客為了看一下王憷起步的地方會去看球。

所以這是先天不足的問題。

對於非豪門球隊,球迷數量代表了購買力。

畢竟他們沒有太多的海外球迷,和豪門的海外球迷比起來就是杯水車薪。

所以就算青年隊變異,天才頻出,很多小城市的球隊沒機會成長為豪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