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48 文化自信的重要性(第1/3頁)
章節報錯
因為世界盃奪冠,加上這幾年國內的發展迅速,國內的思潮已經不再是洋本位。
這樣的情況正是王憷願意看到的而且一直為之奮鬥的。
以盎格魯撒克遜為主的話語權時代已經結束了,而這一個世界盃更是讓中國人尤其是年輕人找到了方向,不在盲目認同所謂的白種優越。
當然,有些慕洋犬是狗改不了吃屎。
尤其是很多不如意的二鬼子還有那些心心念念迴歸洋爹懷抱不肯面對現實的高知。
加之各種思潮氾濫,所以反智主義也開始流行。
就像蘇聯的一部電影《我們來自未來》當中一樣,蘇聯後期本國媒體甚至比西方主流媒體對蘇聯的批判更加嚴重,誰敢辯駁就是一句‘蘇衛兵洗腦’,而那個年代的年輕人竟然開始崇拜小鬍子,看《我的奮鬥》。
《我們來自未來》就是講述幾個靠著盜取蘇聯時期老兵墓穴,靠著盜墓生活瀟灑,自稱光頭黨在街頭襲擊外國人,他們的思想和當年的小鬍子有相似之處,所以很多都是第三帝國粉絲。
一次盜墓,遇見一個老奶奶,問他們見沒見過自己的兒子,讓他們幫忙找自己兒子的煙盒,喝著伏特加的年輕人們隨口答應,馬上卻發現剛才找到的墓穴裡面的軍官證正是自己4人的名字,好傢伙,我盜了自己的墓,他們決定下河洗澡冷靜一下,卻回到了1942年。
不清不楚光著身子的4人在岸上被蘇軍發現,雖然他們說自己來自未來,可沒有人相信,只當他們打仗嚇傻了,他們經歷一番審查,紅軍戰士給了他們衣服收留了他們。
那些只是歷史教科書上的名字,在他們面前鮮活起來,戰友們的崇高理想使他們,其中一人還愛上了衛生員。
當然,成平日久已經忘記了什麼是戰爭,年輕人自然不願意為國犧牲,找機會又去河裡游泳試圖回到未來。河對岸就是德軍營地,這樣詭異的行跡引起了軍官的注意。
為了讓他們證明自己,必須去河對岸抓捕一名德軍帶回來。
老班長帶著他們幾個剪開鐵絲網,開始行動順利,但是因為沒有經驗,致使德軍軍官高喊引起了敵人的注意。慌忙逃走的路上,老班長自願決定留下斷後。
“我們贏了嗎,戰爭什麼時候結束?”
“1945年5月9日。”
簡單的臺詞讓人忍不住落淚,
前人並不怕犧牲,只是怕他們的犧牲沒辦法給後人創造幸福生活。
也正是因此,幾個年輕人的思想慢慢開始轉變。
好了,這不是重點。
顯然在和平年代,任何國家都有這個問題。
就在全國歡慶中國歷史性拿下世界盃的時候,展望未來和立足青訓的時候。
一名教授站出來喊了相反的口號。
他來自著名退還庚子賠款成立的學府。
論調是“足球無用,有發展足球的錢不如用來改善老百姓的生活,在足球上贏了世界冠軍也不是真正的世界第一。”
王憷一眼就認出了這名所謂的吳國盛教授,這是老精白了,未來1年他還將發表“落後不一定捱打,弱小也不一定捱打”“國雖大、民雖眾,討打必然捱打、作死必然捱打”並舉例瑞士、義大利和德國,來證明他說的中國捱打是自己討打。還有用二戰德、日形容國人文化自信,總之是相當反智的一位。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他的足球無用論和查良鏞的‘要褲子不要核彈’論調驚人相似。
這些見證了歐美領先的文人被嚇得縮了籃子,總是幻想洋爸爸會再愛他一次,祈禱海盜的後代會對他們憐憫。
在他們的思想裡,在西方是從思想到文化......方方面面都甩開我們一個銀河系的,沒辦法敢追就不要追趕,殊不知那些海盜時刻準備殺人。
2015年美軍穩健解密,1958年金門炮戰的時候,當時美國準備用870枚核彈瞄準了我國117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