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心是一種很奇怪的東西。

短短10多分鐘的接觸,她能感覺到王憷身上的無奈。

作為中國人的自豪,對中國足球的期許,迫切希望改變中國足球現狀卻無能為力的無奈,任何願意為自己國家付出的人都值得她的尊重。

結束採訪,王憷和隊友們被拉去上綜藝節目。

原本節目組希望來一個緊張刺激的遊戲,2名球員一組,分組對抗,中間拉一個低網,用類似排球的規則競技,這種要求毫不猶豫就被蘇格蘭老頭給拒絕了。

開什麼玩笑。

主力球員他恨不得天天上油包養擦幾遍,到這兒跟你們鬧著玩呢?萬一受傷了他哭都沒地方哭去。

最後電視臺換成了一個簡單的遊戲,兩名球員站在兩個半場,場邊有記錄兩人之間距離的牌子,然後顛球傳球不讓皮球落地。

魯尼跟納尼只到40米就因為小胖失誤沒接到球出局。

換成王憷和貝爾巴托夫玩到了65米,估計換成吉格斯和斯科爾斯應該能玩到最後,這種遊戲不僅考驗球感,還需要很強的長傳能力,王憷和貝爾巴托夫球感好,可因為位置原因長傳下的功夫比較少。

這種在王憷看來很無聊的小遊戲,日本球迷看得津津有味,當天東京電視臺就在晚飯時間、晚間電視劇之前和深夜三次重播,都取得了不錯的收視率。

當天日本網購和電話訂購足球用品銷量爆炸,尤其是兒童款球衣。

王憷在採訪當中的表現完全顛覆了日本人對運動員的印象,一個長相英俊身姿挺拔,行事透著自信、真誠、忠誠等一切美好的年輕人,對這些望子成龍的父母殺傷力是巨大的。

就連一個吹牛逼一天寫3000首詩的騙子都能出書販賣成功學,一個小學學歷的“董事長”都能擁有不少擁躉,換成一名邏輯嚴謹文質彬彬的未來金球先生,在日本這個崇拜文人和強者的國家,殺傷力堪比核彈。

亞洲人在子女培養上的付出從來都義無反顧,相比於那些補習班昂貴的費用,一些足球用品根本不值一提。

他們沒想通一個關鍵,足球水平不等於人品,一個踢球好的亞洲孩子也未必性格也像王憷,他可能先惡意犯規染紅後抱頭痛哭。

家庭教育、前世經歷和亞洲的傳統文化,才造就了現在的王憷,起碼在足球圈裡面,王憷的品行都是一等一的,他比不過貝萊隆那種發自內心高尚的足球聖人,可王憷的言行更符合亞洲審美,這也是他在日本大受歡迎的原因。

不難想象,十幾二十年之後肯定會有日本球員說自己的偶像是王憷,成為職業球員主要是因為父母看了王憷的採訪開始對他進行足球培養……

……

《朝日新聞》除了必要的新聞,幾乎變成了王憷專刊。

第二天一早,他們在報紙上詳細介紹了王憷的生平,就連他足球道路上的引路人父親王建軍都得到了介紹,王憷和足球的前生今世,他取得的成績還有一些名宿對王憷的評價和他本賽季資料跟C羅等球員的對比。

當然,他們也沒有忘記昨天的採訪。

“王憷君是那種接觸過就很難忘記的人,他有著廣闊的胸襟,毫不掩飾承認日本足球青訓領先的事實,雖然我們可以感受到他的無奈,可中國足球的現狀不能掩蓋王憷君的光芒。談論目標的時候,他自信說道他的目標永遠是第一,也只有這樣的胸懷,才會有現在的成就,爭取勝利就是男人的浪漫!

在王憷君入選中國隊以後,日本隊面對中國隊連一場平局都沒去的過,我們的國腳應該好好反思,他們不僅球技落後,就連胸懷也與王憷君相去甚遠,青訓領先不等於我們可以停下腳步,在王憷君帶領下,中國隊就是亞洲最強的球隊,我們需要不斷的追趕!”

《東京新聞》透露了一個細節,他們採訪曼聯球員下榻酒店的工作人員,王憷在簡單的交流上面一律使用日語。

這一點讓他們讚歎不已:“自尊和自強從來不是妄自尊大,任何國家都有自己的優點,王憷君總是用學習的態度對待未知的一切,這才是他最可怕的地方,就算他不踢足球,他也可以在任何行業取得現在的成就。”

日本的主要媒體,對王憷都是正面態度,就算再苛刻的媒體,也很難抓到王憷的痛腳,就算想報道負面新聞也沒有素材。

東京也比昨天更加熱鬧,日本本土其他城市的球迷,和大量東亞球迷湧入,讓東京所有酒店都呈爆滿狀態。

日本民眾就像舉辦奧運一樣的心態期待曼聯的兩場比賽,曼聯的一舉一動,都在鎂光燈和攝影機的關注下實時呈現在日本民眾面前。

在他們的期待中,曼聯終於迎來了“主場”迎戰亞特蘭特的比賽。

東京國立體育場一邊倒支援曼聯,和在老特拉福德或者工體沒什麼區別,不知道墨西哥豪門是不是受到了球迷的影響,在王憷上場之前,他們就已經4球落後。

第67分鐘王憷上場,徹底點燃了東京國立體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