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依眉頭微蹙,似乎對任航的話很不開心,停了一會,才回答說:“你不應該說這三個字的,這些孩子們的童年本來就很不幸了,所以我們更不能在他們面前提起孤兒這兩個字,這會對他們的心理成長起到很負面的作用,對他們的將來不好。”

原來尹依是要去兒童福利院看望那些無家可歸的孩子們,而且讓任航沒想到的是,尹依的心思是如此細膩,如此體貼。

任航點點頭說:“我不會當著孩子們的面說這兩個字的。”

“不當著孩子們的面,也不可以說這兩個字,這是對孩子們人格的不尊重,甚至是侮辱。”尹依的臉色發青,似乎餘怒未消。

“我懂了。”

兩個人沉默了一會,車子徑直往濱海郊區開區,好一會兒功夫,尹依才緩緩開口說:“對不起,我剛才的語氣有些太激動了。”

“沒關係,你是對的。”任航安慰尹依。

“你知道嗎?在美國的時候,我們社群也有這樣的福利機構,那裡有專業的護理員和社會體制對他們提供生活和教育上的幫助,每到節假日,就會有很多很多的人去那裡做義工,陪孩子們一起做遊戲,從小我的父母和老師就教育我們,要幫助身邊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每到週末,我都會和同學一起去探望他們,和他們一起做遊戲,一起學習。”

任航認真地聽著尹依的講述。

“後來我來到這裡,我查到濱海也有一家社會福利院,我便去了一趟,我發現這裡的福利院裡有很多的孩子,但是他們卻得不到足夠的溫暖。他們有專業的老師照顧,有政府部門負責他們的生活和教育資金,但是他們卻缺乏足夠的精神關愛,因為我幾乎見不到有多少社會人士會去福利院做義工,這些孩子們就如同被孤立在社會體系之外的一群人一樣,長期這樣,等到他們長大後,是無法完全融入這個社會的,在他們的內心,會產生很深的隔閡,你懂嗎?”

尹依說的很嚴肅,任航自然明白尹依的心思,這些孩子們需要的,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滿足,更需要精神上的共鳴。

這次的兒童福利院之行,讓任航感觸頗深,不僅僅是因為尹依的善舉,更多的是自己在兒童福利院裡與孩子們共處時的體會。

他們給孩子們帶去了書包,課外書,玩具,足球,籃球等等孩子們需要的東西,又和福利院的老師們一起帶著孩子們去郊外爬山野遊,做遊戲,整個過程中,尹依都配合老師一起教導孩子們要團結合作,攜手共同克服困難。

這樣的過程,讓任航不經意間暫時忘記了繁重的工作壓力,全身心地投入到義工的工作中,陪伴著孩子們度過了一個美好的下午時光。

“今天很有意義,我很開心。”

在回來的路上,滿身是汗的任航,話語中透著一股發自肺腑的喜悅。

“你能陪我來,我也很開心。”尹依轉頭衝任航婉婉一笑。

“我今天和孩子們在一起,不知道為什麼,似乎是感受到了不一樣的人生態度。”

“因為他們是希望,他們是未來,他們有純真的天性,生活在嘈雜的社會中,人們當然渴望那種純真的生活環境。”尹依解釋道。

“以後你再來這,記得叫上我。”

尹依點點頭,那天晚上,兩個人去了第一次見面時的咖啡館,聊了很多關於孩子們的話題,甚至還聊到了自己目前的生活和工作狀況。

“如果將來不做遊戲了,你想幹點什麼?”尹依問。

“還沒想過,不過這個行業是很難讓人做到退休那一刻的,這是年輕人的行業。”

“除了年輕因素外,你有沒有想過,遊戲行業,除了能為社會帶來大量的資金外,似乎並不是一個積極向上的職業。”

“為什麼這麼說?”

“人們為什麼要玩遊戲?”

“這是一個電腦的時代,人們的生活離不開電腦,而遊戲只不過電腦上的一個衍生產物而已。”任航解釋著尹依的疑問。

“那你有沒有想過,有多少孩子,因為沉迷於遊戲,而迷失了自己。”尹依的話說的非常直白。

“是有一些孩子會因為沉迷遊戲而玩物喪志,但是這並不是遊戲本身所導致的。”

任航的話還未說完,就被尹依無情地打斷了。

“你是想說遊戲可以開發智力,遊戲可以促進團隊協作?遊戲可以模擬一個真實的社會體系嗎?可是你看看現在這個社會,做任何事情都是金錢至上,現在市面上哪一款遊戲不是以撈錢為主,趣味性,遊戲性,統統都要給收費讓路,這,還是我們想要做的遊戲嗎?”

尹依的話刺痛了任航,這也是任航多年來始終堅持做品質遊戲,獨善其身卻又被圈內人視為異類的主要原因。

“我們改變不了社會現狀,所以現在的遊戲行業,早已不在純潔,未來也不會有什麼好轉。”尹依似乎是行業的未來已判下診斷書。

“一切都是有希望的,我們不能丟棄信仰。”任航堅持著。

“那只是你的一個美好願景罷了。”尹依的話雖無情,卻又充滿了現實。

也許是話題過於沉重,兩人低頭喝著咖啡,終止了這個話題。

離開時,尹依說,如果將來讓她選擇的話,她會去做能夠開發兒童智力的玩具,就像高樂高積木那樣,在她心中,為孩子們做那樣的事情,才是真正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