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襄臉色有點不安。

“少主?”護衛的黃山看著黃襄如此模樣,擔憂的問了一句。

“去賈大夫家,快。”

……

“叔父,這樣真的好嗎?”荀府。

下朝之後,荀攸和陳群都來到了荀彧家。

“呵呵,公達何意?”荀彧輕輕抬起一杯茶。

“就這樣放任黃仲禮安排家人先過去?”

“公達啊,你雖然聰慧,但也只是在行軍佈陣上了,其他方面還是有點看得不那麼很透徹。”

“叔父的意思是…”

“長文,你說說。”

“是,岳丈。”陳群恭敬的回了一禮。

“公達,你以為吾等世家,憑什麼能在這世上長治不衰?”

“土地?經濟?”荀攸的回答沒毛病,基本上世家控制著大部分的土地和經濟貿易。

“還有一點,所在地的文化、官員能夠負的責任。這些才是重點。”

荀攸一愣,緊接著恍然大悟,陳群的話可謂讓他一點就通,說的不錯,天底下土地那麼多,不可能佔的完,更別談現在還是亂世。

說實在的,現如今整個天下,被世家佔據的土地大約佔了國朝的二十分之一。當然,這些事兒荀攸肯定不知道,但是荀攸知道,世家們其實沒有多少土地。

經濟方面,也是一樣,只不過在當地作威作福,其他的地方,那肯定是其他的地方世家說了算。

“長文說的不錯,公達你以為那群老狐狸為什麼不爭這第一批次?旁的不說,程仲德要是想爭,這位置絕對有他的一份,再說了,就算沒人爭,他們本身必須在許昌待著,難不成家人也必須在許昌?沒這個道理吧。”荀彧緩了一口氣,繼續說道。

“世家的榮耀,不在中樞,而在地方,中樞裡的官員只是世家們的代表,只要控制住了地方上的一舉一動,自然長久不衰了。”

“所以,當初曹公堅決實施【科舉制】,為什麼世家們雷聲大雨點小?並不是因為吾等怕了,或者是被曹公用一點利益就妥協了,而是吾等知道,就算那群泥腿子有了讀書的機會,又有多少人能來讀書呢?家中的青壯都被強制入伍,哪怕曹公的書院不收錢,他們也很少有人願意來,因為沒有那個時間,活著都很困難,會有精力去學習嗎?”

“重要的是,哪怕曹公能等到這批人成長起來,中樞有多少位置給他們?他們有沒有那個能力?至於地方上,他們能不能坐穩位置那是吾等世家一句話的事兒。”

荀彧說的話,讓荀攸豁然開朗,以前他總覺得叔父這個也不爭,那個也不爭,還道是荀彧做了尚書令之後變得懦弱了,原來,荀彧把所有的一切都看的清清楚楚,而不像黃襄那樣,上跳下竄的。

“衛將軍,看在老夫這些年教導鄧艾的份上,所以老夫提醒你一下,就算你佔據了整個鄴城又怎樣?曹公會容許你控制那麼多土地?鄴城的經濟你能拿得住?你什麼時候看到荀家在許昌城裡有很多院子了?除了幾個正常住人的。”

實際上賈詡是實在被黃襄纏的沒辦法了,就分析了一下黃襄的疑問,也算是賣個人情。

“小子知道了,多謝賈大夫,回頭給您送點好茶葉來。”黃襄抱拳行禮告辭,轉頭向自個兒的府邸走去。

“少主,您…”

“阿山,傳信給我父親,都算了吧,買了的就買了,後續就不必在行動了。”

“是。”阿山沒有問為什麼,這些年,跟在黃襄旁邊,自己實在是沒有那種單獨行動的天賦,還是好好做個護衛頭子更靠譜。

“呵,到底我還是太年輕了,玩不贏這些世家啊。”黃襄自言自語。

“不過,現在可是亂世呢,我有的是時間和機會再重新來過,咱們,走著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