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一百三十一章 遷都(二)(第2/2頁)
章節報錯
“長史所言,老臣自然覺得是不錯的,但是這畢竟是大事兒,長史何不聽聽他人的想法?程將軍,你說呢?”荀彧還是會說話的。
意思是你曹丕說的話,我才覺得沒意見,但我個人想法是啥樣的嘛,就不重要了。
不過,曹丕只是需要荀彧表態,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開了口就行。
緊接著被荀彧點名的程昱也開始表態了,他肯定是絕對跟隨曹老大的人,所以曹丕的意思他一定會同意。
“老臣沒有意見,許昌,終究還是小了點。”程將軍,這樣叫他沒毛病,他是奮武將軍職位,全面都督兗州軍事的高官。
其實遷都這件事兒,大多數人都是沒有意見的,少部分有意見的人他們沒資格發言,或者說發言別人也不會聽進去,你比如孔讓梨,他就是堅決不同意的,沒有特殊理由,反正只要是曹老大或者曹丕或者曹老大麾下的人提出的意見,他就是堅決反對。
雖然實際上並沒有什麼作用,不過是純粹的噁心人罷了。
那麼遷都的關鍵是什麼呢?
第一,遷到哪裡去。
第二,什麼時候遷。
這些問題才是關鍵的,為什麼這樣說,因為知道地點就方便佈局,知道時間才能從容佈局。
於是底下的人就開始嘰嘰喳喳起來,吵得曹丕一度腦袋發麻。
不過他還是挺清楚了大致的意思。
“諸位覺得,什麼地方適合承載天子的龍氣。”一說到天子劉協就是心裡一慌,生怕又要問他,不過還好,曹丕沒那麼在意劉協。
然後所有人都開始老神在在的閉目養神,黃襄趕緊示意。
阮瑀心中瞭然,馬上出列說道:“稟陛下,臣以為,鄴城乃是河北重鎮,物資豐富,人口殷實,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可作為新都城。”
黃襄還是有替自己說話的人的,他的師兄阮瑀就是,不能什麼事兒都是黃襄親自拉起衣袖上陣,那樣太丟份兒了點。
曹丕自然知道阮瑀是黃襄一夥兒的,當初還是黃襄告訴自己的,阮瑀可引為心腹,無奈一直不方便罷了。
其實曹丕的意思也是鄴城,因為他有心引進河北的世家,這件事兒早就和陳群等人商量過,只是沒有好的藉口罷了。
“不妥,洛陽本就是歷代天子所在之所,現如今已經迴歸到國朝的統治下,臣以為洛陽可承載龍氣。”第一個開口反對的毫不意外就是孔讓梨。
這很扯淡,為什麼?因為洛陽早被當年的董太師毀了,雖然已經回到了曹老大的手中,但是一直沒有去管它,也沒有建設,沒錢啊,一直都在東征西討的曹老大真沒錢去建設被燒燬的洛陽,所以孔讓梨這話雖然讓劉協心動,不過他也沒有發言,劉協知道,這只是一廂情願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