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家事即國事(五)(第2/2頁)
章節報錯
本就是國朝百戰百勝的將軍,現在是名義上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了,你還跟幾個新人搶表現,顯得太不厚道了。
於是吳質看了一眼黃襄,發現他沒有說話的想法,就馬上開口說道:“二公子,某認為,二公子可以質問您的夫人,不管有沒有這件事,但是已經有了風傳,那您的質問也是理所當然的,這樣可以讓魏王知道您的態度,即,不論如何,都是相信自己兄弟的。”
曹丕一愣,神色有些不太好看。
“這樣,是不是對宓兒太不公平了。”可不是麼,人家啥也沒做,就被冤枉一通,在這個禮教大防的時代,這樣子是會害死人的。
況且曹丕還有一點沒說,那就是,這樣搞下去,那我豈不是把這個綠帽子的鍋背定了?雖然我在意的確實是權力,但是我好歹是個男人,也要尊嚴的好吧。
曹丕默默想到,沒有直接說,自然是為了避免傷到屬下的心,畢竟,不管這個主意是有多餿,人家也是為了你考慮嘛。
在座的哪一位不是人精?
吳質其實說完自己都覺得尷尬,之所以搶先開口,是為了彌補之前的錯誤。
於是司馬懿又說道:“其實季重(吳質的字)的思路是挺好的,某也這樣認為,不過某的方法和季重有些不同,二公子可以聽聽看。”
曹丕點了點頭:“仲達請講。”
“這件事情,是有人在推波助瀾,那麼很明顯,最後是要把這個人找出來的,而二公子當前的做法,最好的便是同四公子一起遊玩。”
所有人都懂了,其實很簡單,意思就是說不管這件事兒的真假,也不去辨別真假,直接同曹植一起,打破這個流言,這是最好的做法,這樣子也保全了甄宓的名聲。
俗話說得好,流言止於‘智者’。
只要是不去理會一段時間,在弄點其他事情出來,自然會把這個事情所掩蓋,從古自今,人們都是一樣的健忘,只不過古代訊息傳播的沒有那麼迅速,所以時間可能會稍微長一點,但是最後的結果還是一樣的。
這件事情,表面上看來不過是兩兄弟為了一個女人的事,但是往深處看,這可是曹老大的兒子,涉及到政治問題。
擱在現代,假如出了某件影響很深的政治事件,會緩個幾天,供人們發洩一下之後,馬上會搞出別的影響力很大的事情出來,用以遮蓋之前的事,而一段時間之後,當前一個事件熱度不在高了,自然就沒有人追究了。
看看留下來的一些歇後語或者成語什麼的。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
無一不在說明國人的處世之道,便是少管閒事,免得惹禍上身。
當然了,現在還有一個問題。
“仲達的辦法確實可行,不過,之後該用什麼事情來衝擊掉這次事件的影響呢?”
這個時候,陳群緩緩開口了:“二公子,令君的身體,已經不行了。”
黃襄想了一下,也嘆氣的說道:“我老丈人,驃騎將軍、溫侯呂布,身體也不太樂觀了。”
曹丕點點頭,沒有笑。
怎麼說這兩位也是國朝的重臣,還是屬下的親戚,雖然自己估計沒事兒了,但是也不能笑,否則顯得太沒有涵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