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兒,你要回荊州了?”一大早老爹黃祖就跑來問,實在是擔心啊,上了年紀的人都這樣,甭管孩子多出息,出遠門都是會讓父母擔心的。

“父親不必擔心,孩兒這也算是衣錦還鄉了……”

黃祖斜視的目光表示你老頭我還沒傻,別把我當傻子騙好嗎?

“曹公這次的意思,襄兒應該是明白的,你準備怎麼做。”黃祖也是很憂慮的,換任何一個人來處理都好解決,畢竟黃射雖然是江夏太守,但是軍權卻在黃祖的老下屬手上捏著,並且一直都聽黃祖的命令。

“目前還真沒什麼好辦法,唯一的辦法就是大哥能夠投降於曹公,他要是一直佔著江夏那邊,我還真沒什麼辦法出手,也不能出手。”

說到這裡,黃祖突然眼睛一亮。

“襄兒你剛剛說你兄長一直佔著江夏?那麼,假如他離開了江夏呢?”

“這一點我不是沒想過,只不過,在不能戰鬥的情況下,大哥沒必要離開江夏,雖然水軍一直在張叔的手中捏著,但是我想這麼多年了,大哥怎麼著也發展出了一些步軍,力量強不強無所謂,足夠震懾那些土匪惡霸了,所以這又是一個死結,大軍無法進攻,小股流匪也沒有多大用處。”

“罷了,只能先走一步在看了,倒是漢中甘寧那邊,你確定他會一直沒有異心?”

“興霸我還算是多少有些瞭解的,說他胸無大志吧倒也不至於,只是孩兒知道,他對於權利一直沒有多大的慾望,這人吶,青史留名還是比較重要的,孩兒曾經答應過他,以後如果有可能,水軍大都督就是他的。”

當然還有一點黃襄沒說,就是甘寧的那批隊伍裡面,可都是跟著黃襄混的,多數中下級軍官的家小都在荊州,而且附近可是還有著蔡瑁的軍隊在旁邊駐紮著,名義上是為了保證蔡蒯兩家在司隸地區的利益。最重要的是,甘寧不理政事,漢中所有的政事都是由他的副手,秦川做的,秦川可是黃襄的人。

“老大,咱們在這裡呆這麼久了,都快生鏽了,少公子就沒有什麼訊息傳過來?”漢中太守府,做了很久的土霸王的甘寧閒著無事就老往軍營跑,幸好有秦川在,否則漢中指不定被霍亂成什麼樣了。

甘寧很滿意軍隊的人叫自己老大,就像他總是一身響噹噹的裝備,耀眼奪目啊。

“你小子哪有那麼多事兒,怎麼,本太守是缺你吃還是缺你喝了。”

校尉諂笑了一下:“屬下不是這個意思,只不過老在這裡待著,少公子在外拼打,屬下們這不是覺得過意不去麼。”

“你這話倒是說到本大爺心裡去了,都讓少公子去做了,還要咱們幹嘛,不過,我最近聽說,少公子要回荊州了,想來是曹司空的意思,荊州以北的地盤也該拿回來了,只是,江夏太守可是少公子的兄長。”

雖然不知道這其中的道道,但是甘寧還是想做點事兒出來,以前那是離得遠,河北四州啊,江東啊這些他有心無力,這一次要真作出點什麼成績出來,少公子肯定會對自己刮目相看。

那句話叫啥來著,哦,對了。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少公子經常說這句話。

“老大,您就這樣跑了,怕是秦功曹要罵死您了。”

大軍中的甘寧斜著眼看了看這個姓黃的校尉,據說還是少公子黃襄的親戚,五服之外的那種。

“你想差了不是,本大爺已經留了書信,言漢中一切由他主導,況且漢中的一切大小事務本來就是他在管理,你以為本大爺會嗎?”

黃姓校尉張了張嘴,就被甘寧粗暴地打斷了。

“別囉嗦,本大爺已經在沔縣留下了足夠的精銳部隊,益州那邊不敢出來的。”

要不是看在這小子是少公子遠方親戚的份上,甘寧才不會給他解釋什麼。

“阿嚏”“阿嚏”

“誰在罵本大爺。”甘寧耀武揚威的德行讓一旁的校尉們嫌棄不已,跟了他這麼久,還是沒法習慣他的性格,要不是打不過甘寧,早就掄拳頭上了,不過這也只是玩鬧罷了,真要有什麼事兒,這支軍隊甘寧還是如臂指揮,其實這也是甘寧的聰明之處,要知道他可是獨自帶著近乎一萬的大軍在漢中自個兒玩自個兒的,這麼久沒跟少公子有聯絡。

萬一黃襄要是有什麼不好的想法,或者說有哪個不開眼的專門給他打小報告,那這樣就會造成隔閡了,哦,你一個獨自在外的將領跟下屬們打成一片是什麼意思?是不是想做點事兒出來?

像這樣,跟下屬們搞不來,但是並不影響大局,上位者都會很放心的,就像黃襄在曹老大手下一樣,總是和潁川士族不對付,也是為了讓曹老大放心一點。

不過,甘寧這廝的語氣作風是真的欠揍。

“狗日的甘寧,你又跑了,你等著,我非要報給少公子。讓他治一治你。”漢中太守府裡,秦川無助的吶喊了一聲。這種事兒經常發生,甘寧隔三差五就消失不見,帶著人去打獵什麼的,像這樣帶著幾千大軍消失還真是頭一回。

於是乎在黃襄剛剛動身前往荊州的路途上,曹老大也帶著大軍再次北伐了。

“呵呵,咱家那個弟弟,總算是來了,大公子,您說我該如何做。”江夏太守府,黃射問向旁邊的人,他就是劉守門的大兒子,劉琦。

劉琦是個厚道人,哪怕他身為荊州的第一順位繼承人,他也是厚道人,主要是沒人教他,劉表的那些個幕僚什麼的,都是酸儒,真正有本事的一個人‘玉文’,那還是劉備自帶五毛的臥底。

所以啊,劉琦和黃射這兩個厚道人跑一塊兒了,也就不難知道,其實他們都是繼位無望的,黃射那就不說了,他弟弟黃襄這麼出眾,江夏黃家的一切肯定跟他無關了。

只是劉琦,按理說是他繼承,劉表也是這個意思,只不過,因為劉琮的母親是蔡家人,蔡瑁的妹紙,所以很明顯的,蔡蒯兩家肯定是希望劉琮繼位的,這樣更符合他們的利益。

當年劉表單騎下荊州,和兩大世家達成協議,似的他這個荊州牧在二者的支援下,快速坐穩位置,只不過,成也世家敗也世家,在黃襄突然崛起之後,蔡蒯兩家突然發現,僅僅一個荊州之地,貌似太小了,他們要佔領更多的地盤,那麼野心擴大的同時,也就造成了劉表州牧地位的不穩,也就知道了為什麼劉表連治所都搬到了長沙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