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八十四章 袁氏和曹氏(三)
章節報錯
“敗…敗了?”不久之後,率領著殘兵敗將的袁尚和袁譚狂奔不已,還是無法接受就這樣被曹老大打敗的事實。
“袁顯思,都是你這個混球擅自行動,要不然本將軍的大軍會那麼容易敗?還不是為了救你。”袁尚大發雷霆,自知理虧的袁譚沒有多說什麼,當然了,袁尚見好就收,這並不是因為他們哥倆突然變得相親相愛,而是因為兩人正在逃跑,當然要留著力氣,袁尚想的是,等本將軍回到鄴城之後在收拾你,偏偏袁譚也是這樣想。
半個月後。
“主公您說什麼?元讓將軍敗了?怎麼回事?”正在鄴城外和袁軍對峙的曹軍大帳中,郭嘉很是驚訝。
“奉孝啊,你看看吧。”曹老大無力的揮了揮手,讓郭嘉自己檢視信件,從許昌傳來的。
荀彧首先說的第一件事就是告急,簡單的說就是大本營的糧草嚴重不足,已經沒有辦法在支撐曹老大的戰爭了,其次就是解釋了夏侯惇的失敗。
“主公,元讓將軍這是輕敵了,而且,貌似劉備得到了什麼了不起的人物啊,荊州果然人傑地靈,不下潁川。”
在眾位將領連戰連捷的情況下,突然收到這個訊息,可以說很是打擊信心的,不過還好,夏侯惇只是失敗而已,並沒有損失很嚴重。
從黎陽一直打到鄴城,連勝九陣,半月之間行進了半個冀州,可以說這等戰爭狀態自古以來就沒發生過,所以眾將一直都很開心,發誓一定要攻破鄴城,替主公教訓袁家兄弟,當然,順便也給自己增加一點功勞,完全不顧糧草物資是否能夠供應的上了。
所以郭嘉一直很憂慮,幸好,今天傳來了夏侯惇失敗的訊息,這也勉強算是個好事兒吧。
於是郭鬼才眼珠子一轉,瞬間就想到了一個計策。
“主公,臣下覺得,此時已經不適合再戰了,我軍打了將近一個月,就收穫如此大的地區,確實是好事,然則因為元讓將軍的西征失敗,導致九江郡和廬江郡告急,徐州方面也在告急,兗州大本營已經沒有了軍力支援那邊,主公啊,廬江郡和九江郡不能丟啊,那可是威脅江東的有效之地勢。”
郭嘉的苦口用心曹老大懂,事實上曹老大也覺得戰爭進行到現在也該停了,只不過,很多時候,戰爭的發展根本不以主君的意志為主。
一隻強大的軍隊,就像狼一樣,保持著對榮耀的無比渴望,只有那樣,才是一隻強大的軍隊,那麼也就導致了他們對於戰爭是無比渴求的,沒有外力的情況下,絕對不會停止前進的腳步,比如說戰敗。
當然了,你要是想要軍隊聽話,那很簡單,一般的做法就是訓練成狗,這也是中原大地歷史上所有皇帝的做法,然而一旦訓練成狗,在想要它變成狼,就不是那麼容易了。
所以曹老大也很憂慮,幸好,郭鬼才提出了一個不是問題的問題,也就是說,大軍,可以停止了。
“奉孝說的是,急切的逼迫袁家倆小子也不太好,就讓他們先去狗咬狗,我們先回去教訓一次孫權和劉備,讓他們知道我曹某人不是那麼好惹的。”
曹老大這話也很聰明,不是說不打仗了,咱們換個人打,眾位將領無所謂,打誰都行,只要有的打就行。
“不過,臨走之前,咱們把整個鄴城周邊的糧食給帶走先,餓死他袁尚和袁譚。”
“哈哈哈哈,主公英明。”
“仲禮,父親回來了,果然不出你所料,負責誘敵的還真是子孝叔父,其他的將領都在責怪元讓叔父,說都是因為他的失敗,才導致了父親班師回朝。”一大早曹丕就跑到黃襄的府上吐槽。
其實這完全是他被黃襄帶偏了,曹老大那樣做絕對不是為了打壓某些人,恰恰相反,那是因為信任,只不過先入為主的情況下,曹丕聽了黃襄的一番解釋之後,自己感覺還真的是被針對了,話說其他將領責怪什麼的,這完全是開玩笑而已,沒幾個人會當真,但是曹丕會。
“二公子一大早跑我這來就是為了這事兒?”
曹丕:“……”看著黃襄一副沒睡醒的樣子,並且腦袋上青筋暴起,就知道自己貌似打擾到黃襄睡覺了,其實也是因為太過閒著,然後黃襄最近的起床氣愈發嚴重了,要不是高順為了他的身體狀況,強迫他早起好好鍛鍊,曹丕都不能叫醒他。
“呃,仲禮勿擾、是子桓之過,其實還有個事兒。”曹丕斟酌了一下。
“仲禮覺得長文這人如何?”這倒是奇了怪了,曹丕居然會問自己這種事?雖說曹丕現在不是主君,但是評判一個人也是他自己該熟悉的東西了,不可能也不應該問下面的‘臣子’。
“二公子什麼意思?我沒聽明白。”
“長文前段時日到了許昌之後,跟我交談過一番,我覺得長文這人還不錯,所以想要多結識一下,這不是想問問仲禮你對長文的看法麼。”曹丕諂笑了一下,黃襄直翻白眼,這麼扯淡的理由也虧你想的出來。
“還好吧,沒接觸過,不太瞭解,不過聽說長文的妻子是荀尚書的女兒,其本人的才幹也是頗為出眾的,再加上寫得一手好字,嗯,可以說非常之完美了。”
這人心啊,最不可測,要是黃襄說一些關於陳群不好的話,說不定曹丕還會更加看重陳群,然而黃襄一個勁兒誇他,那曹丕就心裡打鼓了,當年徐州的事兒他可是一直記在心上呢,你說什麼事兒?
當然是陳登的事兒了,整個廣陵郡都是陳家說了算,這事兒讓曹丕對世家的影響很是有點不滿,哪怕他天生和世家相性。
其實他知道陳群是潁川士族的人,只不過不知道他居然和荀彧還有如此的關係,這就不得了,整個潁川士族已經很是強大了,曹老大當然都不得不引進黃襄,用荊襄士族來抗衡潁川士族,避免一方做大。
要是自己以後不瞭解情況,讓陳群逐漸做大,那恐怕整個潁川士族都無法制衡了,荊襄士族畢竟還是遠離了國朝的政治中心,現階段也就一個黃襄是個空頭的衛將軍罷了,哪怕以後蔡瑁和蒯良出仕,也佔據不了高位。
想到這裡,曹丕的神情有些陰沉,前路坎坷啊,以後做了老大,看來還是需要引進更多的勢力來平衡手下之人,比如,曹老大即將收復的河北,那邊的世家可是很多的。
就是不知道曹老大會怎麼想,辛辛苦苦想要根除世家之害,自己的兒子卻一個勁的想要倚靠世家來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