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襄:“……”你別給我亂拉關係。

“仔細說說看。”

“阮瑀,字元瑜,陳留人,曾經隨父親學習過,所以才說是夫君你的師兄呢。”

“既如此,看來有必要見一見咯。”蔡琰這麼一說,黃襄倒是想起來了,這位好像是‘建安七子’之一。這名氣、才氣,都有了,家世也還不錯,所以,確實有必要接觸接觸。

“夫君說的是,可以見一見。”

“好了好了,先吃飯,這事兒回頭再說。”

第二日。

“少公子,阮瑀來了。”

“請。”

“瑀見過前將軍。”好一個風流倜儻的人物,不可否認,世家子弟的表面作風總是惹人喜愛,謙謙君子麼。

“元瑜先生不必多禮,說起來,元瑜先生還是我的師兄呢。”拉近乎嘛。

“哦?早聽說蔡翁收了個關門弟子,原來是前將軍。”阮瑀還是很上道的,甭管這事兒是不是真的,起碼有蔡琰背書,所以外人看來這事兒的可信度很高。

“不如我們以師兄弟相稱如何。”

“也罷,是在下高攀了。”面對著黃襄的謙遜,阮瑀也不再堅持,本來過來找黃襄就是有事兒的,能套近乎那是最好不過了。

“前些時間,曹公下令徵召在下,本來瑀是不願意來的,不過聽聞師弟在這裡,想著過來看看也好,咱們同為蔡師的門下,相互之間也有個照應。”

“師兄說的是,曹公自擊敗了大將軍之後,可以說整個北方的走勢非常之明顯了。師兄肯過來也是極好的。”雖然黃襄也對阮瑀的來意感興趣,但是黃襄肯定是不會主動開口提及的。要不你就跟我一起扯淡。最後還是阮瑀先說了,既然關係已經拉上了,那麼在掙個先後也沒什麼意思,還會讓人看輕。

“聽聞師弟在官渡之戰中立了奇功,然而曹公卻只給了師弟升一級職務,曹公還是小氣了點。”阮瑀有點義憤填膺的樣子,好像給黃襄打抱不平一樣。

黃襄不置可否的笑了笑。

“無礙,師弟我還年輕,不必急於一時。”

“師弟這樣想我很欣慰,曹公其人我多少還是知道一點,怕就怕曹公對師弟起了別樣的心思。”這話說的,就是很明顯的站隊了,作為即將出仕曹老大的人物,敢這樣說自己的老大,黃襄要是反手告他一告,說不得他就完了,不過,阮瑀知道黃襄是聰明人,雖然黃襄可以不顧一起的告一狀,好,曹老大這次對你表示很讚賞,但是既然有阮瑀來找你,那下一次是不是會有硬瑀呢?

那麼曹老大對黃襄的猜忌就會愈發嚴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