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登躲在城牆的角落裡觀察著下面的孫家軍,五千人,嗯,算是三倍於己方了差不多,但是陳登表示一點不慌,就下面那群慫貨,排個陣型都排了半天,我還怕他們?而且居然不是孫策親自帶隊。

陳登心裡嘆了一口氣,可惜了,自己偷偷摸摸的好不容易摸到匡琦城,就是想要能夠幹掉孫策,那麼之後無論還剩多少大軍陳登都不怕,因為他知道世家是個什麼德行,恐怕光是扯皮拉筋都要好長一段時間,那個時候曹老大差不多也該回來了。沒錯,陳登對曹老大抱有很強烈的信心。

而且,郭鬼才那廝過來幹嘛?

“齊弟,下去整軍,等會兒看我號令,準備出陣。”陳登沉著冷靜的說道,雖然可能幹不掉孫策,不過幹掉他一個將領也還算勉強可以。

再次觀察了一會兒,發現敵方已經準備進攻了,最前面就是一些敢死隊了,完全是用來消耗物資的,其次就是弓箭兵在後隨時準備壓制城牆上的弓箭手,旁邊則是步兵在保護弓箭手,最後面則是輔兵。

這種操作沒毛病,但凡一般的將領都是這樣來進行攻城戰的,又沒有重武器,只能用弓箭勉強來對敵。

不過,在陳登看來這就是那位江東將領的取死之道。

“呂將軍,咱們準備好了。”小校來報。

呂範則放下啃了一半的雞腿,隨意的在身上擦了擦手,拿起武器說道:“傳令,大軍進攻。”

“末將遵令。”

“嗚……”沉重的號角聲響起,這是進攻方的通知。

“來了,齊弟注意了,待會兒從西門出去率領騎兵直擊敵軍的後方,吾會在前面接應,前後包夾他。清楚麼。”

“知…知道了兄長。但是他們的後軍在重重保護下,不好辦啊。”陳登鄙視的看了他一眼,狗日的你能不能有點出息。懶得跟他細說的陳登一揮手,陳齊的五百騎兵率先出城準備繞後。五百人在北面的城牆上站定,準備防守,還有一千人則是在北門和西門的大門口,隨時準備出動匯合之後強行進行反殺。

“呂將軍,敵方,好像只是北面城牆上有敵人,咱們是不是可以換一面進攻?”副將說道。

呂範仔細的看了看,發現確實如此。

“呵,次城將領居然如此不智,看著本將在北門集結,他就只守北門?腦殼壞了吧,傳令,轉到向東門,然後在進攻。”呂範果斷的下令,這種白拿的功勞不拿白不拿,只怪敵軍太蠢了點。至於為什麼去東門,廢話,西門那邊不遠處有一塊兒林子,不太方便擺開陣型。

十日後,皖城大本營。

“你說什麼?呂範敗了?他人呢?”正在處理政務的孫權一驚。

“回二公子,呂範將軍已經被殺了。”小校也是一臉茫然。

“……”我還準備治他罪來著。

孫權無力的嘆了一口氣:“趕快去找我兄長,向他彙報。”

小校剛準備出去傳令,又碰到了一個渾身是血的人急忙忙的跑進了縣衙中。

“二公子,二公子不好了,主公…主公他快不行了。讓你趕緊過去。”

“啪嗒”一聲,孫權的毛筆掉落在了地上,臉色蒼白,腦袋一陣暈眩,這波怕是要栽了。話說要不還是先撤退吧。

“駕,駕。”孫策在山林中馳行著,心情大好的他正在進行娛樂活動打獵。

“主公您慢點,注意安全啊,等等我們啊。”後面的幾個護衛由於馬匹的願意根本追不上孫策。攤上這樣的主公真令護衛惆悵,咱能靠譜點麼,知道你武力強大,但你是主公啊,能不能不要這麼率性而為,注意點分寸成不。

但是小霸王是什麼人吶,人家可是號稱可以比肩大奉先的人物,心想要是真有人刺殺我,靠你們幾個三腳貓也頂不住,所以孫策果斷給自己立了個flag。

“行了,我在前面等你們。”我們都知道,無論是反派還是主角或者龍套,一旦說出什麼“以後,難道,等,最後”之類的話語,那麼就表示他可以出場領盒飯了。

“唉嘿,今兒個確實適合狩獵啊。”獨自一人前行的孫策看見前面密林裡有著一頭鹿,這年代,看見狼啊虎啊兔子啊之類的很容易,說實話看到鹿還真不簡單,因為一般情況鹿都被肉食性動物給幹掉了,只有兔子那種跑得快會挖洞的勉強能夠躲過一劫。

只見小霸王拉開弓弦,差那麼一丟丟就成滿月狀態了,別以為小霸王拉不開滿月就是力氣小了,要知道這可是五石弓,一般人拉都拉不動的那種,你比如說黃襄,拉個三石弓都懸,當然了,要是換成大奉先,逼急了他能給你直接拉斷。

空氣中‘嗖’的一聲,肉眼不可見的速度直接命中鹿頭,小鹿應聲倒地,還抽搐了幾下。於是孫策打馬而奔,拾起小鹿看了又看,滿臉笑意,果然是開門紅啊,各種意義上的,大軍的行進也很讓人滿意。在原地等了一會兒的小霸王漸漸感到不安了,這是一種心理上的感覺。用現代話來說就是第六感。

好吧,我瞎扯淡的,其實是因為從小霸王開弓到現在,整個樹林中居然沒有一隻鳥被驚起。而且,這頭鹿好像有點不對勁,為什麼會口吐白沫?孫策一臉鐵青,因為他感到自己的手開始有點不聽使喚了。狗日的我被暗算了,這鹿居然有毒,當然了,既然鹿在孫策射殺之前活得好好的,那就說明這個毒不是致命的。

“我當然沒想著致命,一頭死鹿放在林子裡,你以為孫策真是傻子?他不覺得有鬼就怪了,所以,我給那頭鹿的整個頭部都摸了麻沸散。”

“軍師果然深謀遠慮。”校事府的一位小校想著郭鬼才恭維道。

“行了,別拍馬屁,解決他吧,拖的久了容易出問題。”郭嘉罷了罷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