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八章 主意(第2/2頁)
章節報錯
黃襄:“公明將軍可是對我生分了,叫什麼侯爺,看得起就叫我一聲仲禮;將軍多慮了,我剛從楊車騎那裡過來,楊車騎好像已經有人辦法解決眼前的困難。”
徐晃自嘲地一笑,沒說什麼。一幅你別以為我傻的表情。
“當然了,楊車騎是什麼樣的人,公明比我更清楚,我承認是我向楊車騎提出了一些建議。既然公明對楊車騎不看好,為何不離開,一身抱負難道就這樣埋沒於世?”
“少公子不可這樣說,楊車騎對我有恩,救命之恩無以為報。”徐晃臉色數變。
“我家少公子還對你有恩呢,你咋不說”聽著甘寧的話語,黃襄給了他一個我很欣賞你的表情,甘寧撇了撇嘴,自己少公子想的什麼,明顯的很,不外乎就是想要招攬徐晃。
“興霸,別鬧,我那不是救命之恩,只是順手而為。”黃襄越這樣說,徐晃就越覺得有些過意不去。
“公明何不離開楊車騎,投奔天下的明主,既然公明憂心國朝艱辛,以公明之能,為明主奔走,天下安定,指日可待。”也就是趁著酒勁,或者說裝醉,才說出這番話,徐晃或許也是裝醉,所以你就那麼一說,我就那麼一聽。
“明主?誰?”
黃襄:“天下大勢之中,最有可能一掃天下的是袁紹,目前掌四州之地,麾下披甲之士百萬,謀士如雲武將如雨,人口殷實,物資豐富,可以說是最佳的人選之一,不過袁紹此人我聽吾父說過,見小利而望義、做大事則惜身。太過看重於世家,恐難有好的發展;其二則是袁家嫡子的袁術,掌江淮之地,麾下還有江東猛虎的兒子替他掃蕩周邊,小霸王之名已然響徹江東,只是袁術此人志大才疏,沒有容人之量,眼光更是不行,我離開江夏的時候已然聽說小霸王有脫離之意,可笑袁術還不自知;其三,掌兗州的騎都尉曹操,雖說剛剛經歷了呂布的騷亂,不過好歹還是平定了下去,並且接機一舉掃平兗州士族的掣肘,使得兗州的風氣煥然一新,且麾下有著號稱王佐之士的荀彧,奇謀荀攸等等,他曹家的各大將領也是優秀的良才。其餘各州牧太守,不是守成之犬就是無甚謀略,唯有劉備此人,聽說頗為仁德。”
甘寧數次想插話,卻發現自個兒說不上來,按理說不是要推薦自己麼,少公子這是作甚呢。不是黃襄不想推自己,而是實在沒啥可說的,就一個關內侯和雲騎校尉的空頭銜,沒有一塊掌握之地,你拿什麼和別人比,不過黃襄也不是那種自己爭霸的人,他、有自己的想法。
“少公子最看好兗州的曹操?”徐晃好奇的問道。
黃襄:“是的,曹操此人頗為雄才大略,名士許劭曾經評價他‘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並非空穴來風。”
“如若公明有想法,我可修書一封,致信曹州牧”
“可是楊車騎…”
還未等他說完,黃襄就粗暴的打斷了他的話:“楊車騎是什麼心態,難道公明不知道?明顯是把天子當成自己的私人物品,看看天子及眾位大卿的吃食就知道了,且不說其他的,我知道楊車騎對公明有恩,但是報恩也不是這麼個報法。何況公明已經幫助楊車騎數次抵擋賊人的進攻,現在卻也還是一個騎都尉而已,楊奉有楚霸王小心眼的姿態,卻無楚霸王絕頂之能力。”
說完大步向外走去。
第二日,黃襄交給徐晃兩個錦囊,言明白色的那個是自己看的。
“公明親啟,襄覺得楊奉此人恐有謀害之嫌,故而不辭而別,望公明見諒,如若公明有投曹之心,可使信使把另一個錦囊快馬送到曹州牧那邊;襄離家已久,家中父兄頗為想念,就此告別。”
徐晃想了想,無奈的嘆氣一聲:“來人,快馬加鞭把這個錦囊送到兗州牧曹操那邊,務必要曹州牧親啟。”
“是”兩三個親兵趕緊牽了幾匹馬朝著兗州的方向疾行而去。
此時,楊奉也下定決定按照黃襄的辦法去做,所以劉協被逼派人去‘哭訴’,也就越發的討厭楊奉,想念翩翩少年的黃襄。幾經輾轉的朝廷一行,也終於回到了殘破不堪的洛陽,楊奉被封賞假節鉞。
黃襄一行,順利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江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