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他脖子上那道淺淺的血痕還有那身

著裝,爺爺曾經告訴我在老時候,被砍頭

之人都會吃飽飯之後行刑,如果在紅差之

前沒有吃上所謂的“殺頭菜”死後就會形

成怨氣,久久不散。

就算是黑白無常來了也拿他們沒辦法因為

他們在凡間的因果未了。”

“殺頭菜”,顧名思義就是犯人在執行死

刑前的最後一頓飯,從古至今就有“吃飽

好上路”的說法。

其中這“殺頭菜”的內容、順序也是有忌

諱的分別是烤鵝,醬鴨,燒雞,米酒白肉,

滷豬手,牛舌,清蒸鯉魚和小油菜。

而人有三大欲,分別是食慾、性慾、睡欲。

從古代開始,人們就始終覺得,殺人不過頭

點地,無論這個罪犯犯有多大的罪,畢竟以死

懲罰,生命因此被剝奪,也算補償還債了。

將死之人,還與他計較那麼多幹什麼?

這最後一頓飯,給吃些好的,由他吃能吃多少?

以後想吃也吃不上了。

這也說明在古代人們就有著“人之初,性本善”

的善良本性。而死刑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也迴歸人性之善。但一切,都已經為時過晚。

即將走上奈何橋之人,對自己命運已經無可奈何,

索性坐下來好好享用這最後的美餐吧!

開始於春秋時期,當時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

在平定了一次叛亂之後,為了籠絡人心,

顯示自己博大胸懷,於是下旨優待撫卹將押

赴刑場的叛臣,給他們加餐,讓他們吃好吃

飽後再行刑,從古至今一直流傳到了現在。

也就是因為這八道菜湊在一起就犯了廚師的忌

諱,如果偶然吃道這八道菜的不是請客之人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