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你和深時歐巴在全國民面前可是又狠狠地亮了一下相啊?”

第二天一早,林允兒和曹勝男剛碰面,果然就聽對方提起了報道的事情。

對於耳邊的調侃,林允兒狀若無奈地笑了笑,心裡卻也在暗暗感慨和驚歎著林深時這次的作為。

讓人最驚訝的地方其實不是林深時採取的方法,而是他透過幕後不知怎樣的運作,竟然真的達成了目的。

除開篇幅不算太長的文字採訪,林深時和金主編協作弄出來的那篇圖文報道主要講述了林深時和林允兒從認識到相戀的大致經過,以及兩人在關係公開以後近期內的一些情況。

如果最初的釋出渠道不是網路媒體,這似乎是一篇更適合放在雜誌報刊上面聊作閒談的文章。

它沒有太多的新聞價值性,內容更可說是單一而簡單。

不過重點也在於此。

作為一段驟然之間為國民所知的地下戀情,即便是林飲溪、林允珍她們這些正經親人,也不太瞭解林深時和林允兒的完整戀愛過程。

所以這是頭一回,林深時向世人告知了他和林允兒的緣起和生情。

由於必須要隱藏某位存在的需要,儘管林深時和林允兒結識的起因沒被修改太多,但整體的經歷反而更加具有童話般的夢幻感,叫人啼笑皆非之餘又有些不敢置信。

一條誤發的簡訊,將兩個原本生活在不同國度和不同世界的人驀然聯絡了起來。

老實說,當眾人看到彼此錯發簡訊、林深時和林允兒倆人在後來的幾個月裡又陰差陽錯地保持了這段有所聯絡的關係時,就算是立場比較中立的那類林允兒的粉絲,他們在電腦前面或者面對手機螢幕,嘴裡也會忍不住小聲嘀咕一句“電視劇情節”。

然而這其中披露的真實細節與難以作偽的情感表達,又使得許多人暫且按捺下了心中的質疑。

特別是明星都有的名人效應,哪怕是那些嘴上說著不像樣的人,內心也未必十分堅定。

林深時從不擅長編故事,只是當事者的身份往往比任何的寫作技巧都更能起到共情的效果。

眼下出現在韓國大眾視野裡的這篇採訪報道便是如此。

一旦心底有了將信將疑的苗頭,隨著瀏覽進度的逐漸累積,本能的猜疑與不信任總會有被壓倒的一刻,到了那時,人們再去看這篇彷彿充滿了電視劇般不現實情節的採訪報道,心態就較為統一地化作感嘆。

感嘆於那份夢幻,更感嘆於那份夢幻所激起的人心深處的豔羨與嚮往。

“歐巴在採訪裡說,最近在和你一起學習廚藝的事是真的嗎?”

同行乘坐電梯上樓,曹勝男好像對這事很感興趣,一路都在好奇發問。

林允兒又是一笑,對她點了點頭,算是予以了官方確定。

林深時最近的確在和林允兒學著做些家常菜,昨天晚上的那頓晚飯也算是一次林允兒身為老師的驗收。

其他的事在採訪裡面也有提及。比如林深時被問到最初一起生活的時候,他和林允兒相互間有沒有什麼不便之處,他也如實地作了答覆。

林允兒是韓國人,韓國人晨起後普遍是慣於先吃早飯後再洗漱,這點和中國就有了明顯區別;再舉個例子,林允兒偏愛口味重的食物,林深時則恰好相反。

以上這兩件事實際上也能統歸為一件,因為韓國傳統食物之中不乏些容易留下較大氣味的食物,例如大醬湯、泡菜湯,所以先吃飯後洗漱的現象完全可以說是長久流傳下來的全民習慣。從這一層面來講,兩國在生活方面的諸多差異也就能夠得到理解了。

總而言之,林深時在報道中的回答向所有人充分證明了一點:縱然是天生契合的愛人,彼此共同生活,也不一定是處處都和諧。

但話分兩頭,由於諸如此類的敘述,讀者們反而對兩個人的感情更有了實感,不少人還在底下留言說些“因為刷牙順序和男親吵架的歐尼真可愛”“兩個人每次在吃飯的時候互相遷就口味實在太有愛了”之類的評論,又從側面有力地驗證了林深時此舉的成功——他將韓國網上、乃至是現實當中相當一部分的人有效地轉化成了自己和林允兒的支持者。

方式,僅僅是利用了一篇看上去十分普通的採訪文章而已。

“深時歐巴,真是了不起。對吧?”

曹勝男仰頭注視變化的電梯樓層數字,替林允兒說出了那句不好意思當眾說出口的心裡話,她轉頭瞥了瞥,嘴邊又泛起笑意,“還有,你們兩位的感情真是讓人羨慕。”

在整篇採訪報道中,林深時提供了大量他和林允兒平時的照片以作添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