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2章,春天到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什麼叫發財之路?就跟那首游擊隊之歌唱的一樣:沒有吃沒有穿,自有那敵人送上前;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事實上呢?
還真就是如此的局面!百姓們住在深山裡,家家都有窯洞,周圍都是山林,過冬的問題自然是沒有問題的。
可是城裡面的鬼子就不同啦。沁源就在沁河邊上,周圍盡是水澆地的良田。
這樣的良田,種樹那就是浪費啊,自然是種莊稼的。而小鬼子來的時候,百姓們做了堅壁清野,縣城裡,包括周圍村莊都清理乾淨了,門窗都給拆走了,小鬼子還得自己修門窗呢。
於是,在進入冬季的時候,小鬼子就發現天寒地凍,竟沒有取暖的辦法!
多穿點衣物倒是可以,但是誰不想屋子裡有個火爐子?關鍵是,給駐軍運送冬衣的輜重車隊,還半路上給八路搶了兩次,最終落到手裡的冬裝僅僅夠三分之一計程車兵取暖。
幸虧士兵們掃蕩的時候,帶來的冬裝還有一些,相互差補一下,勉強能保暖。
首要解決的,就是取暖問題。沁源這邊有煤礦麼?還真有,存量還不低。
但是……縣城跟周邊的據點區域內就沒有了。即便是有,鬼子們也不敢輕易的出了據點去挖煤啊。
所以,鬼子們在得到冬衣之後,就繼續不斷的給沁源輸送煤炭資源。一千多日偽軍,每天燒一噸碳勉強能夠用。
於是,在過去的整個冬季,小鬼子的輜重隊,就從幾條交通線,不停的輸送煤炭資源跟糧食給養。
沒錯,還有糧食給養呢,這個比煤炭還重要!不燒煤炭,大家擠一擠取取暖還能過得去;可是不吃飯,那就全得餓死在這裡。
一千多日偽軍,按照一人一天9兩的標準來看,送來一噸糧食,也僅僅能維持一天半時間。
而且冬天冷,就更需要食物來保證熱量。這就是堅壁清野的另一個好處,小鬼子想要佔據縣城,糧食輸送就不能停,停上半個月,就得出事情。
所以,在過去的一個冬季裡,386旅的戰士們,乾的最多的活兒,就是打伏擊,打交通線,搶奪鬼子的資源。
在旅部有意無意的安排下,也為了不讓鬼子們狗急跳牆,所以這些戰鬥,不是全天候進行的,而是不定期的進行。
根本就沒有規律可言,但是總體算下來,小鬼子大概有三分之二的物資,落入了八路的手中。
386旅跟決死一縱的術前戰士,在過去的一個冬天裡,燒著鬼子的煤炭,吃著鬼子的軍糧,晚上蓋著鬼子的被子褥子,白天穿著改了樣式的鬼子冬裝,手裡拿著的雖然多是自家兵工廠的武器,但是子彈卻是從鬼子那邊搶奪來了的居多。
再看看那些新發展起來的游擊隊跟民兵。隨著一次次的戰鬥,民兵們也積攢了豐富的伏擊經驗,手裡的武器也是輪番的更換。
最初還有扛著紅纓槍的呢,現在早換成了三八大蓋。當然,紅纓槍也是每次都帶著,似乎成了習慣。
紅纓槍好東西啊,尤其是那些硬杆子的紅纓槍,完全可以拿來當扁擔用,也能拿來當擔架的抬槓,更是能在伏擊衝鋒的時候,跟鬼子打白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