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第2/2頁)
章節報錯
先生只是用一種他從沒見過的神情說道:“德不配位。”
“端王是皇上嫡子,未來必將繼承大統,魏兄順勢而為不失為智慧。”
“朝廷紛爭,你我已是局中人,何來順勢,逆勢只說?魏簡現在只是一枚小小的陵縣縣令,朝廷與我而言,心之所向。可我與朝廷,微末直至。”
沒有表明,沒有拒絕,亦沒有贊同。
楚墨喬惋惜搖頭:“希望魏兄如你所願。”
同進貢院,共同科舉的二人,從此開始已經區分。
尚晚棠的新店牌匾已經做好,依舊是糕香坊的名字。她可是始終沒忘記自己要開連鎖店的想法。
開業之前的三天每天她都會做好,一些糕點讓袁薄在街上分發,分發不是沒有目標的隨即配送。
而是在孩子多的時候開始分發,只要針對的還是家裡有孩子的家庭。
第一天是大糧糕,產品不多沒人一塊,不到五分鐘,二十塊試吃就都沒有了。
大家反饋都是沒吃過,味道還可以,可要是讓人去買感興趣的只有一兩個人。
大多數還是抱著能吃就吃,佔便宜的心裡。
袁薄沒做過生意不太能理解為什麼尚晚棠要拿出時間和銀子做這些東西,說是試吃其實就是白白給人。
試吃裡面最踴躍的那些都是一文錢掰成兩半的人,想讓他們付錢購買是不可能。
尚晚棠耐心的和袁薄解釋,這其實就是培養市場的一種商業技巧。
陵縣是從來都沒有糕點店的,百姓已經習慣沒有糕點的生活。
一種新的商品帶來一個對他完全陌生的市場,你必然要拿出產品讓周圍的人熟知。
即便你明明知道那些人不是你的潛在顧客,可往往越是這樣的顧客就是越喜歡同別人講起她曾經試吃的經歷。
按照現代心理學的觀點就是越沒什麼越願意炫耀什麼。
這其實就是在有意無意中給自己的店鋪宣傳。營銷的成本透過這些人的傳播已經可以減少一半。
無論這些人給你的口碑如何都會更多的人知道這裡有一家糕點店。
其次明天后天她們還會有試吃活動,明天的人一定會比今天多,後天的人一定會比明天多。
一家店鋪,無論你做什麼顧客的粘性是十分重要的,她現在就是積累粘性的過程。
而且把訊息發出去第三天她要做二十杯奶凍,並且最先吃完的十人會得到優惠券。
優惠券在店鋪開業的第一天同銀子使用,如此一來整個店鋪的前期宣傳就已經做完。
而且她確定這家店無論是現在還是以後都不會做贈送活動,只會做優惠券。
這是她小時候在M爺爺那裡學到的技巧,為什麼M爺爺不直接降價,而是不定時發放優惠券?
小時候如果能得到一張優惠券在班級裡妥妥的頂流,班級裡的每個孩子都會圍著你轉,點著上面的東西,我要這個,我要那個。
之後帶著優惠券好像不還錢似的去買東西。
其實這就是營銷中典型的案例。我不直接降價,這樣消費者就會以為我們的東西原本就應該是這個價格。
如果一味降價,那麼這個商品在消費者心中就是沒有價值的便宜貨。
可是如果我不定時給你優惠券,並且優惠券本身也是有意義的,那麼你就會認為,是我佔了便宜,而不是你商品的問題。
這種營銷模式不僅僅在暗中提高了消費者對商品的期待,還會讓消費者以為自己佔了便宜。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你給了消費者多少優惠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讓消費者以為她得了便宜才重要。
聽著尚晚棠講完,袁薄對他們的這家店更有信心了。
慶幸自己是尚晚棠合作伙伴的同時,又暗暗給自己的哥哥捏了一把汗。
魏縣令的夫人都如此精明,哪魏縣令……?
還在邵州的袁義打了個大大的噴嚏,看看晴朗的天拉了拉自己的衣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