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縣衙風波(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米糕上市後市場反饋不錯,排隊來買的人很多,軟軟糯糯,清香四溢,無論是牙還沒長齊的孩提,還是牙齒已經脫落的老者都可以吃上,故而消費人群要比玉米餅大很多。
這些天尚晚棠還在研究更多的食譜,她想用糯米做一款簡單的軟麻薯,在田府時她做過,反饋的結果是小少爺很喜歡,但大人和老者都不太喜歡,不喜歡的理由很多最後總結下來不是太滑就是太甜。果然國人對甜品好吃的最高評價由來已久就是一點都不甜。
尚晚棠一直想做麵包和蛋糕,這段時間食材找到的差不多,簡單的麵包還是能嘗試做的,只是烤箱難住了她,她找到徐師傅問烤箱的事情,徐師傅只說在京城見過,他們這邊沒人用所以連會做的都沒有。
她看小七生火的時候會直接在爐灶的明火裡放上幾個生地瓜,飯做好了,在用鐵鉗把已經熟透軟糯的地瓜挑出來,烤好的地瓜外皮分離流出蜜汁,撕開外皮冒著熱氣的瓜肉金黃紅亮,空氣裡都會溢滿香甜的味道。
她用這個方法試驗過一次差點沒把房子點著了,要不是趙六眼疾手快澆水,估計能在冬天把自己房子點著的也就她這一人了。
後來趙六很警惕,她在研究新食譜的時候一定會在後面看著。最終讓她放棄這種方法的不是趙六的小心翼翼,而是真的不行,回想起烤鴨的吊爐方法,她不免感嘆古人智慧高深。
烤箱的事情暫時要先緩緩,但在試驗的過程中她想起了石烹。
石烹是很古老的烹飪方式,找來大小適中的光滑鵝卵石,清洗乾淨後,用食用油浸泡一段時間。這樣處理過的石頭不僅表面更加光滑,還會在加熱的過程中不易碎裂。
石烹的原理很簡單爐火加熱石頭,在炙烤的石頭上放置擀好的餅坯。多個石頭慢火下的餅子表面凹凸不平,卻因為水分已經蒸發到極點,保質期超級長,在沒有食品新增劑的這裡,這種食品就是行軍打仗,通商人員的不二之選。
她問過趙六冬季這邊人少,但在夏季因為這裡靠近鄰國所以會有很多商隊來來往往,他們行人不少,都會在這裡簡單調整後再出發,哪時候如果加上石烹銷量應該會很好。
這些天生意不錯隨著時間臨近,耳環贖回可期。她每天都會給魏奶奶煮上一杯牛奶,這段日子下來魏奶奶身體的狀態明顯好了許多,日子一天天在變好直到有一天。
那日臨近中午正是顧客最多的時候,一位身著質樸的婦人,哭泣的跑到店鋪前控訴:“就是這家店,我女兒就是吃了這家店的東西才不省人事的,就是她家!”
尚晚棠在後廚聽見聲響出來檢視卻被兩雙有力的大手鉗制,兩個穿著衙門士兵服裝的男人一左一右二話不說的就人帶走了。
趙六沖過去,士兵中的一人應該是認識他的,語氣緩和了不少:“小六子這是衙門的差事,今天一大早,就有人來告狀說你家的東西吃壞人了,我們正常辦案,你不要摻和進來。”
“周叔,我們店開了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從來就沒人說過吃壞東西的。周嬸嬸也是經常來的呀,您是知道的。”趙六有些急,語速有些快。
這位周姓士兵輕咳:“小六子,正常流程,如果不是你們店的問題自然會還給你們公道的。”
趙六心知說什麼都沒有,只求這位周叔叔能多加照拂。
尚晚棠很坦然在,自己做的東西自己都在吃,衛生乾淨安全方面從來都不是她擔心的,這次她很想知道是什麼原因。
聊過後兩位官兵也沒有為難她,她在路過柳氏店鋪時遙遙看見柳氏心花怒放的臉和糕點師一閃而過的身影。
她還是第一次到縣衙,縣衙要比普通住宅高出不少,大廳開闊,幾個立柱也是威風八面。
大廳裡躺著一個人,一個小女孩大約六七歲的樣子,呼吸急促,雙目緊閉。
帶路的那個婦人回到縣衙就先抱起小女孩,動作輕柔緩慢,慈母愛表露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