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開始創業吧(第1/2頁)
章節報錯
尚晚棠揹著滿滿一揹簍的柴火回到魏家時,天色已經開始漸漸變暗,不是她去了多久,只是雪天天黑的早。她回來時,第一眼看見的就是敞開的大門下,雪中小院裡身上全是白雪的魏奶奶。
奶奶等了又等,雪地上的腳印已經被覆蓋過好幾次,是她來來回回走動所至,老人家既怕她走還給她銀子,心裡該是多折磨。
“奶奶,我回來了。”
看清來人魏奶奶的神情有一絲動容,眼眶漸漸泛紅。
“奶奶,這裡多冷呀,我帶回好多柴,今天晚上可以燒的暖暖的,我在給奶奶燒上熱水洗個澡好嗎?”
“好,好!”魏奶奶連連應好,聲音裡卻帶著明顯的顫抖。
在奶奶的指導下尚晚棠把房間燒的暖暖的,吃過晚飯還想給奶奶燒水洗澡,可尋遍房間都沒找到能用的水盆,洗澡的事情先緩一緩,睡前她把小包裹重新包好放到魏奶奶的枕旁。
尚晚棠從小就不是巧舌如簧的孩子,許多事情她會記在心裡默默去做,家裡兩個孩子,小時候家人們說她嘴笨,她自知自己不像哥哥那樣優秀,她就把注意力放在動手實踐上,漸漸養成了一雙巧手。
穿越前她是一名烘焙師,上學時帶她的師傅極少夸人卻說她耐得住性子,是學習烘焙的好料,不用幾年就會大放異彩,果然工作不到三年的時間就在國際烘焙大賽上一舉奪冠,璀璨的人生還沒開始就穿到這裡了。眼下最重要的就是改變現狀,那幾塊碎銀怕是這個家庭最後的財物了,如果不改變這個寒冷的冬天是撐不過去的。
翌日清晨,這次沒有被凍醒,起床時房間仍餘溫,視窗上的破洞昨天已經封好,多久沒有睡的這麼舒服了。
吃過早飯,和奶奶打過招呼就出門了,出門前奶奶在她的口袋裡放上一顆碎銀,還囑託她熟悉環境到處走走,但不要回來太晚。
昨晚她都想好了,要改變家庭現狀必須創業,搏一搏單車變摩托。唯有兩點一是市場情況還有材料獲取。
蛋糕不僅需要低筋麵粉,雞蛋,酵母,牛奶,蜂蜜這些基本材料還需要奶油,煉奶,果醬等諸多這裡不可能有的材料,所以蛋糕她現在是不考慮的。
麵包相對簡單,使用的材料相對較少,是她這次採購的重點。還有就是烤箱的問題,古代應該是有烤箱的,她記得北京烤鴨就是古代流傳下來的,只是在這裡能不能遇到還是個難題。
村子很小,冬季賣東西的也就是一兩家,都沒有找到她要的東西,還因為是生面孔導致人們看她的眼神疑惑。路上還遇見昨天在樹林裡遇到的那個婦人,二人相遇婦人先是一怔,之後和身旁的人耳語了幾句,旁人看她的眼神瞬時就不一樣了。
尚晚棠才懶得理會她們,她今天必須買到牛奶,雞蛋。這裡沒有隻能去縣裡了,此時的尚晚棠滿心都是事業,哪裡會注意到身後那個婦人傳來的惡毒眼光。
到達縣城臨近中午,行人不少,商鋪挺多,只是冬日嚴寒每家每戶都掛著厚厚的簾子。
走進掛著當鋪字樣的店鋪,先把原身母親的那對玉耳環典當了,她不懂玉石價格,走了好幾家問好價格才典當出去,尚晚棠沒有選擇死當,既然要把首飾都拿回來自然也要包括這幅玉耳環,典當出二兩銀子,當期一個半月,過期恕不退回。
尚晚棠來到一間麵食店,點了一粥和兩個素包子,坐在靠窗的位置。麵食店裡爐火不歇整個房間好像一個大蒸籠熱氣騰騰的,窗戶的位置拉開縫隙,冷熱迴圈使得房間溫度剛剛好。窗戶正對街市,真個調研市場的好地方。
街市上人來人往還有父母帶著自家的小孩,冬天裡孩子的零食很少,基本上人手一串買冰糖葫蘆,年幼的孩子即便小臉凍得紅紅的,但能拿上一根甜甜的糖葫蘆依舊笑的合不攏嘴。
糖葫蘆是個不錯的專案,只是競爭太過激烈,短短一條街就有五六家。可競爭激烈就表示市場接受度高,酸酸甜甜的口感不僅小孩喜歡其實大人也喜歡,帶孩子的大人給自己買的不多,能省就省了先緊著孩子。
“芽兒,這個糖葫蘆娘給你抱起來,我們回家再吃。”
“不嘛不嘛,孃親芽兒現在就要吃。”
“糖葫蘆冰涼,我們先吃飯,回家再吃好嗎?”
“不嘛,不嘛,孃親,芽兒就要吃糖葫蘆,不要吃飯。”
“糖葫蘆不是飯,芽兒乖,吃飯才能長高高呀。”
領桌的一對年輕母女的對話讓尚晚棠靈光一現,對呀!如果做暖食,既能當飯,孩子還喜歡那不就代表市場很大?
說做就做,剛才在集市上轉過以前,發現不僅蛋糕,麵包現在也很難做到,不僅材料不好找,裝置連可以替代的都沒有,好在自己在學校時蹭過中式麵點的課,現在正好能用上,腦海裡閃過幾個食譜一番思索決定用玉米餅試試。
此玉米餅與百姓家常吃的玉米餅不同,百姓常吃的玉米餅多為玉米加水和麵而成,營養成分高但很粗糲,玉米餅造價低廉所以是百姓首選。剛才逛了一圈這個縣城裡能消費起完完全全的白麵白米的並不多,大都是粗糧搭細糧,所以開始的產品定位不能脫離市場太多。
可是做玉米餅的商家很多這麼才能脫穎而出?這點尚晚棠有把握,以前在店裡因為她冠軍的身份,遇見的刁鑽客人並不少,那些人都是見過大場面,品味過各式美味珍饈。最後還不是折服在她的專業之下?所以專業才是最大的能力!
第一步是研磨出更細膩的玉米粉,其次還要買到牛奶替代常見的清水,最後要採購的單子上還要有雞蛋和麵粉以及優質味道清淡的食用油。現在的麵粉應該都是中筋粉,中筋粉無論是做蛋糕還是麵包都不適合,它更適合傳統的麵食工藝,但配合玉米餅倒是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