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 閻羅王(第2/4頁)
章節報錯
寧宇轉到了起源之碑的另一面,注入神力,他吃驚的發現,同樣浮現出了古字與刻圖。
這不是玄法,但對他來說卻比玄法還要重要,不知道是何人所留的線索,文字與刻圖都與另一面大不相同,絕不是出自同一人手中。
上面記載了起源之碑可能鎮壓在何方,以及對於起源之碑來歷的推測……
很遺憾,這段古老的文字所提到的地方,寧宇根本不曾聽聞過。
那是曾經的名字,歲月流逝,時間荏苒,很多古世界都早已不復存在,更不要說太古前的七個神秘之地。
不過,接下來的一段文字卻讓寧宇心中為之一振。
太古前,高手林立,強者輩出,繁盛到極致,那是一個讓人神往的時代。
當中更是有幾人修煉到了絕巔,所有修士都只能仰望,而永遠無法站上同一高度。
留下這段文字的人有幾種推測,起源之碑很有肯能是那幾人先後以無上之力演化出的,每一面起源之碑都記載了一位絕巔人物的大道。
留下這段文字的人,自己比較傾向於這種推測。
他有幸修得幾面起源之碑古法,但很遺憾他無力演化起源之碑,且甚至不能長生在世,最終隕落。
第二種推測充滿了神秘氣息,稱起源之碑來自天道,那片地域是超脫於一切的一個無法感知的奇異所在。
甚至有更進一步的推論,所有修行之法都起源於那片神秘世界,那裡是萬界萬物的起源所在地。
這種推測比較能夠讓人接受,在諸天強者中曾經有不少人有過類似的想法。
但是依據以往的歷史經驗來看,大眾所能夠推測到的,往往離事實相去甚遠。
以上兩種推測,讓人浮想聯翩。
至於第三種推測則顯得有些詭異,言稱起源之碑即人,人即起源之碑,修至絕巔的人。
雖然在其餘人眼中是無法超越的存在,但事實上他們卻並沒有真正超脫,反而是陷入了無法逆轉的困境,不得不以身刻碑,如此傳承萬古。
這種言論讓寧宇眉頭緊蹙,這樣的想法實在有些匪夷所思,一般的人難以相信。
第四種推測是,起源之碑即補天之物,是由秩序交織而成,原本是無形之法,後因混沌開合,陰陽交融,化成了有形之物。
可以彌補天道殘缺。
而第五種推測則很驚人,亦很詭異,不過卻也可以讓人接受。
按照這種說法,起源之碑乃是墓碑,是絕巔人物生前所刻,死後屍變。
日積月累,遺體精氣與無上大道烙印佈滿碑身,如此形成了起源之碑。
不同的推測,各自有不同的道理,很難真正說清哪種是事實真相。
寧宇甚至懷疑,五種所謂的推測,都沒有切入根本,全都可以推翻。
泥濘的沼澤,一望無垠,水霧迷濛,淡淡的黑色霧氣在繚繞,腥臭的氣味在瀰漫。
在淤泥與汙沼間,白骨隨處可見,甚至還有些腐爛的屍體,那是魔鬼與僵鬼族的屍骸,散發著惡臭。
寧宇已經離開了最深處,隱約間他有陣陣不安,這麼多年來也許發生了很多事情。
“刷”
就在這時,前方突然光芒大盛,在永恆的黑暗虛空盡頭,有熊熊大火燃燒了起來,熾烈的光芒讓寧宇都險些被“灼傷”。
谷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