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汗一下子就留意了起來。

難道那有什麼格外珍貴的內容?

可汗悄悄走到那人身邊,那人絲毫沒有察覺,還看得是津津有味。

可汗往那書上瞟了兩眼,一下子就破譯了書上的內容,恨恨地奪過來說:“這個,我們畫卷沒有嗎?就不能看點兒有用的東西?”

可汗收走了那本基本上就倆小人的場景圖,書裡也沒幾個字,寫的是什麼,好像也不重要。

沒收了這本沒什麼用的書,可汗回了自己的營帳。

拿出來自己看看,好像也有教育意義。

看畫面又是野外,又是橋下,又是水邊的,難道這樣生出的孩子聰明?

可汗手握這本秘籍,又不好和太多人商議。

找了幾個相對年輕又忠誠的勇士,把秘籍分享了出去。

同樣,他們沒有文人那些心眼,也不懂這些文字。

只要能領悟畫的精髓就可以了。

可汗鄭重地拍了拍他們的肩膀,希望他們能為西戎,多多留下聰明健康的後代。

為了鼓勵這項大事業,可汗把自己名下年輕健壯的婢女,賞賜了多名給這些勇士。

可汗畢竟上了年歲,他希望能在自己有生之年,看到西戎快速發展壯大。

當時買書的達悍,並沒有想那麼多。

西戎哪有幾個信奉佛教的?

他就想一本不落的買完所有的佛教經典。

他也沒想到大周書店居然那麼多,到處都有書賣。

在草原,書是稀罕玩意兒,哪怕是一張有字的紙,牧民都會交給當地的智者。

也只有貴族和智者家的孩子,才有可能接觸到書。

別問他們怎麼傳遞訊息,書信什麼的,只有少部分會寫。

大部分不識字的他們,可以選擇把要傳遞的訊息,編成唱詞來表達。

大周的書店,被冤大頭達悍洗劫一空,店老闆積壓的滯銷小說,總算是清了庫存。

大周的百姓這幾年兜裡都不缺錢,那就追求一些精神層次上的東西。

看個戲,聽個書已經不滿足日常需要。

文字的簡化,大部分人都認得幾個字,解悶的戲本子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

最初是因為女性地位提高太快,不少男人心裡不平衡,寫了不少豪門一夫多妻,妻子爭寵,努力給自己開枝散葉的故事。

這類故事販賣一空,吸引了更多的人參與了進來。

反正只要買一套油墨影印器械,一個人在家就可以印刷。

在小書店寄售,給老闆一定費用就可以。

因為書賣的太快,書店老闆開始搶著囤貨。

各類小說一衝進市場,難免有大量的庫存。

好在有了達悍,他以一人之力,買空了都城附近的所有書店,讓瀕臨破產的書店老闆們,快速回血,總算起死回生。

草原這邊整理書籍的學者並不知情,把好多的小說都當成了大周真是發生的故事。

尤其是一本接一本地研究豪門宅鬥,想找出勝過大周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