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後,鄭渾與倉慈二人,便全身心投入研究,一面召集鐵匠,煉制鍋爐等器具;一面持續關注探尋煤礦的訊息,爭取早日為向雲煉製出能抵抗刺客匕首的神兵。

古時雖沒有現代科技,但探尋礦石,亦是有所經驗。

鄭渾,一個飽學之人,對於如何尋礦亦是有所經驗,曾看過不少關於產礦規律的記載,其中,讓鄭渾印象最深的便是《管子·地數篇》。

其中,便記載著:上有丹沙者,下有黃金;上有慈石者,下有鋼金;上有陵石者,下有鉛錫、赤銅;上有赭石者,下有鐵。

當然,上述記載並沒有關於煤礦的蛛絲馬跡,一切,都需要鄭渾親自去探索。

對此,鄭渾不僅不洩氣,反而顯得興致勃勃,他知道,發現一種新礦,並掌握其生產規律及現象,對向雲有所幫助,這對世人有很大的幫助,那麼,某時他鄭渾的名字,將有機會流芳百世。

流芳百世,這對於當時的人來說,顯然是一個極為有效的動力。

……

幾日時間,就在這樣的忙碌中過去,距離上元節也越來越近。

近日,成都人流量逐漸增加,倒暗暗帶動了成都的經濟流通等一系列好處。

當然,好壞總是相隨,人口暴增給成都帶來經濟上的好處同時,自然存在不少瑕疵。

比如,猶豫各州縣人口湧入,其中,有江湖上的遊俠、也有飽讀詩書的文人、其中,自然不乏各路諸侯的眼線,以及無所事事的各方輕遊俠,各種層次的人士集中一處,自然容易產生矛盾,也為成都治安帶來不小的壓力。

對此,向雲不得不調動兵力,加強了成都守備力量,同時又將許褚留在了成都,負責成都治安。

運氣亦是實力的一部分,此話果然不假,就在距離上元節尚有一日之際,近近幾日間,向雲便得到鄭渾訊息。

在大批礦工努力下,派往巴郡的礦工,竟然就在一座小村莊後方的一座山上,偵查到一小批煤礦源所在,並向向雲請示,請求立即進行開採。

對此,向雲自是大喜,大筆一揮,立刻一封調令派下,讓巴郡各地全力配合礦工進行開採,以免意外,並讓地方將領派兵保護。

當然,在開採前,為避免以後礦洞坍塌等威脅,需要將善後事情處理好,故而,必須先將附近村莊的村民遷移,妥善安置。

向雲毛筆輕輕一揮,巴郡方面當即進行實施,動了起來。

於此同時,成都,也迎來一個史前繁華高峰。

……

上元節。

天公作美,今日的天氣,格外晴朗。

清晨,一輪紅日從東方昇起,驅走了天地間那淡淡的薄霧。

成都,按往日情況,此刻城內按理說應該是很清靜的,可今日與往常明顯相反,一大早,整個成都皆是披紅掛彩,熱鬧番茄。

城內,四處遊走的商賈小販、打扮隨意的江湖遊俠、彬彬儒雅文人學士隨處可見…

其中由數武人居多,商販其次。

成都有此熱鬧,原因眾所周知,今日,正是徵西將軍向雲為了慶祝聚賢館與上元節的到來而舉辦的比武大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