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向雲大軍追來。

就在呂布潰敗,董卓撤兵同時,向雲也率主力大軍開往梓潼,一路上大軍浩浩蕩蕩,無人能擋,通往梓潼一路上,原本已投降董卓的各縣官員亦是望風而降,大軍很快抵達梓潼。

當向雲抵達梓潼時,此地已是人去樓空,董卓大軍早已撤離,城中僅剩些老殘意圖混餚視線,可惜,見徵西大軍氣勢洶洶而來,城中這些老殘哪還敢阻擋,徵西軍尚未接近,便開啟城門,迎徵西軍入城。

成功進入梓潼城後,向雲並未停留,留下五千將士守城後,其餘大軍全部追擊董卓而去。

董卓軍騎兵雖然多,但因為山路難行,騎兵根本無法騎馬,甚至有時還會拖累大軍速度,所以速度並不快,再加上太史慈市場率兵騷擾,行軍速度更是慢的可以,竟然沒多久,便被向雲率兵追上。

在發現董卓主力大軍撤退痕跡不久,向雲便回合了太史慈與郭嘉一路人馬,此時,太史慈一萬步兵經過幾場戰鬥,已只剩六千左右,不過軍中卻多了三千餘戰馬,以及數千的俘虜和一個敵將華雄。

得此,向雲雖然心疼於戰死的四千將士,但相比此番收穫卻是值得了,只得下令犒賞戰死將士家屬,以免將士白死。

與郭嘉等回合後,向雲也知道董卓撤退具體情況,不過卻並未下令立刻追擊董卓,而是讓全軍帶足了補給,並留下五千將士善後,這才下令大軍進入蜀道,追擊董卓而去。

向雲知道,從梓潼通往劍閣一路非常艱險,董卓騎兵雖走不快,但只需派出少許兵力斷後,便能對向雲追擊造成很大麻煩。

不過讓向雲就此放棄追擊董卓顯然也不可能,故而,在一番考量後,向雲決定繼續追擊,不過為了不被董卓伏擊,向雲的追擊行動卻不能太過急於求成,而是讓大軍步步為營,循序漸進,穩步追擊,只需穩穩吊在董卓軍後,讓其知道向雲尚未放棄追擊即可。

向雲不急於求成穩步追擊,反使得董卓軍的斷後部隊起不了太明顯的作用不說,還搞得董卓緊張不已。

在山中,西涼兵顯然不是益州兵的對手,即便是伏擊,也難以對小心翼翼的徵西軍造成太大損傷,一路上,徵西軍大張旗鼓的緊咬在董卓軍後方,不急不躁,速度正好與董卓軍撤退速度差不多,使得西涼兵時刻都得提防被徵西軍偷襲,董卓軍所有將士都是時刻緊繃著一顆心,連睡覺都睡不好。

對此董卓亦是煩不勝煩,可每次派出士兵斷後,便會被徵西軍吃掉,接著很快又追上來,繼續吊在董卓軍後方,週而復始。

對此,李儒倒是猜到了向雲的險惡用心,卻是無可奈何,誰讓西涼兵不擅長山中作戰呢。

梓潼通往劍閣的這條道路幾乎是在群山之中,訊息難以通達,當雙方主力在群山內周旋時,外面卻是也發生著巨大變化。

向雲追,董卓逃,雙方就這麼在群山中上演著一出無聊的追逐戰,時間長達半月之久。

......

ps:額,抱歉,來晚了,今天感冒好像又有復發的趨勢,全身乏力,沒有什麼精神,寫的可能有點不好,還望大家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