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蔡琰的失落(第1/2頁)
章節報錯
慈母聞言微愣:“將軍,哪個將軍?”
“徵西將軍。”太史慈如實答道。
慈母微驚,她雖知向雲或許很器重太史慈,但未想到向雲會如此器重太史慈,為了拉攏太史慈,竟甘願親自上門拜訪自己這個無名村婦?
顯然,面對向雲親自登門拜訪,慈母也有些始料未及。
不過,薑還是老的辣,慈母雖是一介女流,但畢竟活了幾十年,還未亂了方寸,頗為責怪的看了眼太史慈,起身埋怨道:“你這孩子,怎敢讓將軍在外等候,還不快快雖隨娘迎接將軍。”
“是。”太史慈鬱悶的點點頭,哪是他不讓向雲進來,而是向雲決意不肯進來,非要讓他先行通報,才肯入內。
其實太史慈也知道,向雲是怕突然來訪,驚到老夫人,向雲能如此為他著想,這讓太史慈頗為感動。
太史慈所住的客房在驛館的第二層偏裡,慈母出了房門,很快便注意到下面客堂此刻已圍滿了人,正對著大堂中心的一個青年指指點點,不知在議論些什麼。
慈母順著眾人目光望去,只見一個劍眉星目,俊逸番茄的青年端坐於堂內,一身錦袍村託下,青年顯得格外威武不凡。
此人,想必就是徵西將軍向雲了,氣度果真不凡,慈母如是想到。
青年正是向雲。
人群中,向雲在典韋、王越及一對侍衛簇擁下坐於堂內等候,對於四周百姓熱情的目光,毫不理會。
一旁,驛站老闆卑躬屈膝的伺候著。
這時,向雲也察覺樓上動靜,抬頭一看,便見在太史慈領路下,一個年齡約四十左右的中年婦女疾步而來。
太史慈來到向雲面前,微微拱手示意,便讓開身軀,為向雲介紹其母。
待太史慈介紹後,慈母這才上前微微一欠身:“民婦見過將軍,將軍千金之軀,讓將軍親自探望,民女愧不敢當。”
向雲見狀,當即微微一笑,虛扶道:“老夫人客氣了,雲冒昧來訪,老夫人無需多禮,快快請起。”
初次見面,一陣寒暄後,慈母與太史慈將向雲迎入所住客房,典韋、王越隨同,侍衛在外等候。
進入客房,房間不大,太史慈當即將一張桌案擺於床榻,供向雲與慈母跪坐。
賓主落座,典韋、王越立於向雲身後,太史慈立於慈母身後。
因在這個時期茶葉並未盛行,常人不懂茶道,剪出來的茶很難喝,故此又聰明之輩將茶水用來飯後漱口,但很少有人將茶當做飲品,故此,秦漢時期的主要飲品便是酒與果漿、米漿之類。
而慈母不飲酒,固桌案上只擺有果漿之類的飲用品。
“民婦不飲酒,也沒有什麼可招待將軍的,這果漿乃是民女親自調製,將軍若不嫌棄,可品嚐一二。”
向雲聞言,一臉微笑的端起一杯果漿,淺嘗一口,雖比不上後世飲料之類,但畢竟是純天然,還算不錯,當即點頭笑道:“恩,不錯,常聞子義提起老夫人溫柔嫻淑,乃當世難得奇女子,今日一見,果真如此。”
若是常人被向雲這番誇讚,恐早已樂得找不到北了,而慈母卻是依舊風輕雲淡,自謙道:“將軍抬愛,民婦受之有愧。”
向雲聞言一搖頭:“不不不,老夫人完全受得起,子義儀表堂堂、武藝不凡,且又深諳領兵之道,實乃一個不可多得的良將,老夫人為大漢塑造了子義這般棟樑之才,乃我大漢百姓之福,聽子義說,老夫人身體欠恙,雲深感愧疚,今日特來拜訪,不知老夫人身體如何了?若有不適,雲可讓軍中醫師為老夫人診斷一二。”
“勞煩將軍費心了,民婦只是偶感小恙,並無大礙,反倒是將軍事務繁忙,卻還要為民婦操心,民婦實在過意不去。”
一番交談後,慈母見向雲作為一個上位者,不僅儀表堂堂,彬彬有禮,且為人虔誠懂禮,慈母不由暗暗點頭,好感大生,當即轉過頭對太史慈叮囑道:“子義,將軍如此厚待於汝,往後要好生輔佐將軍,切莫失了將軍對汝之栽培。”
一旁,太史慈聞言鬆了口氣,恭敬的點了點頭:“孩兒遵命。”
“恩。”慈母這才滿意的點點頭。
向雲見狀一笑,亦是鬆了口氣,他知道,慈母苦口婆心的對太史慈這番話,其實不過也是在向他與太史慈表明一個態度,一個願意支援太史慈在自己麾下為將的態度。
太史慈,是一個極為孝順之人,若是太史慈在自己麾下為將並未取得慈母認可,那麼太史慈會很為難,甚至最後被迫離開自己,而經過剛才一番表現,向雲已贏得慈母認可。
當然,慈母認可向雲自然並非因剛才這麼一會觀察便妄下判斷,太史慈乃慈母親子,作為母親,慈母無疑是一個成功的母親,兒子的歸屬,慈母自然很關心,他知道太史慈的能力,是一塊好玉,但好玉也要有懂得識玉之人。
透過所見所聞及所觀,慈母知道,向雲不僅懂得識玉,還懂得如何將一塊玉雕琢成美玉,如孔融,雖懂識玉,卻不懂如何將玉雕琢,故而慈母當初即便深受孔融之恩,但當初太史慈要投孔融之時,慈母也有勸說,因為在她心中,孔融並非太史慈的明主。
與孔融相比,而向雲,無疑強上太多,正是慈母心中太史慈的最佳歸屬,她相信,在向雲這裡,兒子必有發揮才幹、飛黃騰達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