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黃忠顯威(第2/2頁)
章節報錯
噗~~~
一身悶響,趙慈只覺臉色一熱,摸了摸,竟是滾燙的鮮血,抬頭一看,便見心腹頸脖竟被箭矢插了個透心涼,鋒利的箭矢上鮮血、碎肉顯得觸目驚心,鮮血四濺間,士卒無力的跌倒在地,一陣抽搐後,沒了動靜。
見狀,眾人無不大驚失色,面色蒼白,如此遠的距離,這黃忠竟還能一箭射中,而且其力道竟還能將人的頸脖貫穿,這需要多大的力道?念此,眾人皆是不自覺中向後退了一步。
看著倒在地上的心腹,趙慈一陣發寒,剛才要不是此人推開自己,為他擋下這一箭,恐怕現在倒在地上的便是自己了吧,念此,趙慈一個激靈,急忙隔得女牆遠一點,高傲的頭顱也本能的低了下去一些,深怕再從下面飛來一支冷箭。
“趙慈,無膽鼠輩,可敢出來一戰?”黃忠善射之人,眼力自然不差,見到射向趙慈的一箭被人擋住,略微失望後,便再次怒罵出聲。
面對黃忠的怒罵,趙慈這次可再也不敢露頭了,躲在女牆後面,不再言語,任由黃忠在城下罵街,就是不露頭,見此,城中叛軍士氣再次受到嚴重打擊。
城下,黃忠繼續罵了一會,見始終無人應戰,也知道趙慈是被自己給打怕了,無奈的嘆息一聲,便策馬退去。
“將軍,黃某不辱使命。”黃忠退回中軍,對向雲彙報道。
黃忠的表現,向雲自然看見,心中不由更加喜愛,這黃忠年齡雖大了一些,但絕對是難得的猛將,而且,透過歷史記載,向雲更是知曉,黃忠在古稀之年尚能斬將,何況現在正值壯年,其武力更是深不可測,向雲心中打定主意,不論如何,也要想辦法將黃忠留下。
“哈哈,黃將軍刀法精湛,且箭術驚人,百步穿楊也是輕而易舉,真乃我將之楷模,今日又為我軍立下大功,待趙慈平定後,雲必向朝廷彙報黃將軍之功績,以求重賞。”
聞言,黃忠嘿嘿一笑,心中感激,對於朝廷賞賜,黃忠倒並不是太看重,黃忠之父給他取名忠,字漢升,便有著報效國家、忠於朝廷、振興漢室之意,在這種思想灌輸之下,黃忠自幼習武,只為將來能上陣殺敵,光宗耀祖,然而,如今天子昏庸,朝廷內鬥不止,軍中亦是黑暗,剋扣軍功之事在軍中簡直猶如家常便飯。
記得,在此之前,黃忠便服過兵役,曾於邊疆征戰蠻夷,屢立戰功,且在邊疆征戰時,更是練就了一身騎射本領,按理說,以他的軍功,早便已升為將軍,可卻一直被人壓著,將他的功勞給了那些有權有勢之人,無奈,黃忠亦是看清軍中黑暗,心灰意冷,在年齡稍大後,便毅然離開軍隊,回到家鄉。
回到家鄉呆了一段時間後,遠離戰爭,過起了平凡人的生活,直到黃巾之亂開始,見到漢室受到威脅,黃忠想起已逝的父親曾經教導,毅然再次選擇從軍,還好,這次他遇到了秦頡這個伯樂,被其提拔為都尉,黃忠心中頗為興奮,原已涼卻的心,再次火熱起來。
然而天意難測,讓黃忠措手不及的是,不久前,秦頡竟然被叛軍所殺,黃忠即悲憤又無奈,打定主意要為秦頡報仇。
本以為秦頡死亡後,以如今朝廷的昏暗,自己今後再難有出頭之日,不料又遇上向雲,向雲雖年少,卻聲名遠播,而且確實有真本事,黃忠心中亦是敬服,而且向雲也對黃忠甚是欣賞,言語舉止皆是給予黃忠很大的尊敬,黃忠心中感動,暗歎老天待我不薄,剛離秦頡,又遇向雲。
黃忠心中各種念頭閃電流轉,心中打定主意,以後若有機會,定會報答向雲知遇之恩,念此,黃忠拱手道:“將軍謬讚,為國效力,此乃忠之本分矣。”
“哈哈,好了,黃將軍就不用過謙了。”向雲擺手,示意黃忠無須自謙,然後才對眾人道:“我看,這下趙慈算是被黃將軍打怕了,我軍今日叫戰恐怕再很難成功,諸將覺得接下來應當如何行動?”
“這?”聞言,眾人一愣,未料到向雲這個主帥會問眾人主意,有些措手不及。
向雲見眾人竟是如此之態,心中暗道:看來,要給這些未來的名將們好好上一課了;當即臉色一變,張口便是一通教訓。
“呵,爾等還真是事事都欲依賴我啊?哼,君不聞,《孫子兵法》有言:為將者,當以做到智、信、仁、勇、嚴;智,指智謀、謀略,將而無謀,兵之大忌也;信,指信義,只有信義才能令人信服,方能使軍隊內部團結一致也;仁,指仁義,仁義的軍隊才能受到百姓的擁護,擁有好的聲譽,方能民心所向也;勇,指勇武,狹路相逢勇者勝,將勇則兵強,勇能生勢,所謂兵之勢也;嚴,指紀律嚴明,只有嚴格要求方能使得軍紀嚴整,是能否將一支軍隊帶成鐵軍的必要條件也;智信仁勇嚴,嗯,這乃對將者的最高要求,慚愧,我目前亦未達到,不過,我雖未達到,今日也欲提醒諸位,凡事要思考,並做出相應判斷,爾等該不會是欲事事都要靠我決定吧?想把我累死呢?難道爾等就未想過,以後自己也會單獨領軍?還是說?爾等就想做一輩子的兵?”
聽著向雲的喝聲,眾人皆是面有慚色,不敢抬頭。
見狀,向雲卻是還未放過眾人,忽然一聲大喝道:“告訴我,是也不是?爾等是不是皆打算當一輩子兵?當一輩子的小兵?”聲震四野,向雲發怒,誰人能擋。
四周,眾士卒也是聽到向雲怒喝,紛紛安靜下來,有些莫名的望著中軍,‘是不是打算當一輩子的小兵???’這句話,不知怎地,深深印入各個士卒心間,眾士卒當即紛紛豎起耳朵,仔細聽聞向雲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