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兵臨哀牢(第1/2頁)
章節報錯
與此同時。遠在南中的向雲。在得知劉焉發出糧食的訊息後。心中小小一陣興奮。當即傳信給巴郡閻忠。讓其接下糧草。
永昌。因多了兩萬蠻兵俘虜的緣故。向雲軍中糧食吃緊。遠水解不了近渴。軍中糧食已經不足夠支撐他等到劉焉的糧草運到。向雲被逼無奈下。只得向各縣徵集了一批糧草。
而後。為了緩解壓力。向雲臨時改變主意。決定提前發兵哀牢。平復叛亂。
此刻的向雲。已親率一萬大軍抵達哀牢境內。
哀牢。在以往是一個神秘的國度哀牢古國。其開國之王為九隆。經各代傳至柳貌。公元69年。柳貌父子率眾歸附於東漢。東漢以其地設永昌郡。
哀牢雖然地處偏遠。但在此地。卻是土地肥沃、水源充沛、氣候宜人、礦產豐富、林木茂盛、動植物種類繁多。且適合發展農、林、牧、礦產和各種手工業得天獨厚的條件。
《後漢》等史籍都有記載說。哀牢是“宜五穀蠶桑”。“出銅、鐵、鉛、錫……”。尤多珍奇寶貨和黃金、光珠、琥珀、翡翠、水晶、瑪瑙……並有孔雀、犀、象等珍禽異獸。
永昌異族人口眾多。然其大多優良土地皆被漢人佔領。異族人口很多人都沒地種。
在此種情況下。唯獨哀牢一帶一直掌控在異族人自己手中。因此。哀牢可以說也是異族人民耐以生存的唯一一個好地方了。
由此可見。哀牢對於異族人民的重要性。在異族人眼裡。哀牢無異議是他們的聖地。絕不容許讓漢人染指。這。亦是各異族的最後防線。
向雲要想平定最後叛亂。此地自然也是最後戰場。
進入哀牢境內。四周山嶺愈加陡峭。道路更加崎嶇。
不過。與北方大部分山不同。南方的山皆是一片綠色。草木茂盛。如今雖時節已近秋季。但南方氣溫不如北方那般惡劣。草木所受影響並不大。除了少部分草木外。大部分依舊一片綠色。風景宜人。
四周山嶺之上。並非光禿禿一片。除了草木外。還有很多地方被人開墾出來耕種。形成一塊塊的梯田。用於種植莊稼。南方多雨。莊稼生長的非常好。
很明顯。哀牢山嶺上的土壤。亦是肥沃。
這就是北方與南方的區別。北方平原少山。即使有山。大部分也是光禿禿的石山。或是被風沙覆蓋;而南方不同。南方山區丘陵隨處可見。不過。因南方多雨。山丘之上。土壤亦是非常肥沃。完全可以種植農作物。
但由於是在山上。地勢並不平坦。於是由下至上便形成了一塊塊的梯田。
梯田。一種成梯形狀的田地。從山腳到山頂。一塊連一塊。猶如樓梯。
對於山路。向雲倒是熟悉。不多時。大軍便已來到哀牢縣城外。
哀牢山。一條位於中國雲南省中部的山脈。為雲嶺向南的延伸。是雲貴高原和橫斷山脈的分界線。也是雲江和阿墨江的分水嶺。
而哀牢縣城。則建立在哀牢山一旁。而另一旁又是阿墨江。依山傍水。哀牢縣可謂是易守難攻。
當向雲大軍到達哀牢城下時。早已得到訊息的哀牢城四門緊閉。
城牆上。無數打扮明顯並非漢人的少數名族士卒望著步伐整齊。殺氣沖天的向雲大軍徐徐而來。紛紛面露警惕、悲憤以及莫名的恐懼。
很明顯。摩爾率十萬大軍攻打不韋城不成。反被向雲反攻大敗。摩爾被殺的訊息。已經透過那些僥倖逃走的異族兵傳到了哀牢。使得整個哀牢縣。人心惶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