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巴郡緊急(第2/2頁)
章節報錯
最為關鍵的是,向雲還發現,呂明有一子,名為呂凱,也是歷史上蜀國的雲南太守,就連諸葛亮也曾誇其忠誠。
向雲深信,有其父必有其子,相反,能生出呂凱這樣的兒子,其父呂明應該亦是忠心之人。
而後,向雲又封了不韋城最有威望的張老為長史,幫助呂明掌管一郡大小事務。除此外,其餘官員官職暫且不變。
匆匆將永昌郡的事務理完畢,向雲便領著大軍,火急火燎的離開永昌,前往回巴郡的路上。
與來時不同,來時向雲是號稱三萬大軍,此次回巴郡,向雲可真的有了三萬大軍。
此次南中平叛,向雲的兵力一如反常,越打越多了。
向雲離開,還留下五千漢人大軍,目的很簡單,自是為了鎮壓宵小,以免向雲走後,有人搗亂。
此外,向雲麾下,還有近萬漢人大軍,再加上收編的兩萬餘蠻軍,向雲麾下,兵力確實有了三萬。
不過,那兩萬餘蠻軍並未經過太多正規訓練,水分比較重。
但向雲並不擔心,戰場,是最易訓練士卒的地方,雖然有些殘忍,但當務之急,向雲也管不了那麼多了,況且這些異族人,本身體質很好,應該很快便能適應戰場的。
巴郡遭襲,向雲歸心似箭,回去時,沒有來時那麼輕鬆,一路大軍連夜奔波,加上有了上次趕路的經驗,大軍速度比來時快上不少。
向雲來時是走的建寧,過五尺道,而此次回去,向雲卻是反其道而行之,走越巂郡,首先匯合趙雲。
相對來說,越巂郡的叛亂沒有永昌郡厲害,在趙雲的鎮壓下,越巂郡早已平定。
幾日後,向雲率大軍順利到達越巂郡。
趙雲早已得到戲志才訊息,知道向雲會走這邊,因此一直並未出發,處理好越巂郡事務,便在郡中等候向雲。
向雲趕到越巂郡,驚喜的發現,趙雲竟將越巂郡管理的頗為不錯,全郡上下,再無異族敢無故鬧事,百姓也恢復正常生活。
匯合趙雲,對趙雲一番誇讚後,向雲便大致瞭解了一番巴郡局勢,這才驚覺巴郡局勢已到刻不容緩的地步。
劉焉派出大將吳懿後,吳懿益州精兵三萬,一路輾壓而來,如今已連奪巴郡閬中、充國、安縣三地,佔據巴郡以北,如今的吳懿,大軍已到墊江縣城下,與向雲大將徐榮發起激烈碰撞。
亦在此地,吳懿碰到了硬骨頭,徐榮平時不顯山露水,其能力卻不是蓋的,在徐榮的死守下,吳懿連續攻打墊江縣整整三日,亦是毫無進展。
但比起整個益州,巴郡實力還是稍弱,墊江縣也因此兵力消耗巨大,情況愈加危險。
就在此時,劉焉又派出大將賈龍,領兵五萬,繞過其餘防線,走鍵為郡,兵鋒直至巴郡治所所在,江州。
當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轉瞬間,巴郡便成了四面楚歌。
迫於壓力,經過閻忠、何顒、張甫等謀臣商議後一致決定,當即讓大將管亥暫且放棄對涪陵縣的守備,領兵五千回到江州,共抵賈龍五萬大軍。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眼見巴郡岌岌可危,涪陵又沒了管亥主持大局,涪陵縣當地士族失去壓制,開始領著私兵為四處爭奪利益而大打出手,百姓轉瞬間處於水深火熱,於是,整個涪陵縣變得盜匪四起,戰火不斷。
亦在此時,涪陵縣百姓,多麼懷念當初有向雲大軍鎮守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