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再臨洛陽(第1/2頁)
章節報錯
向雲在腦海中稍加回憶了一下關於造紙的過程,不過隨即又搖了搖頭,他現在還不準備將這種造紙術面世,向雲敢肯定,這種紙張一面世,絕對會成為天下士子、商賈的焦點,這種空前的紙張,其帶來的價值是驚人的,恐怕會有很多人爭相打著他造紙技術的注意,甚至包括當今天子靈帝劉宏也不例外,劉宏本身就是個財迷,若是得知造紙術所帶來的驚人利益,難保劉宏不動心,到時一道聖旨下來,讓向雲顯出造紙術,那向雲還不哭死。
而且,這種紙張現時,只需大量製作,便能將竹簡取而代之,對讀書人來說,可謂意義重大,向雲還準備,將來用這個來為自己旗下勢力吸引人才,要想將造紙術弄出,至少也得等到靈帝斃後,他向雲有能力保護這個產業之時,才有可能。
故此,向雲略微思索,便放棄了造紙行業,實力不足啊,可除此之外,還有什麼東西能被人看重,而又不是那麼重要,能賺錢呢?
向雲左思右想,最後反倒從造紙的器具中,找到一個很不錯的東西,那便是:竹簾。
竹簾,在後世深受大眾所喜愛,而且在東漢尚未出現的一種工藝品,其製作方法是:用上好竹料,將其抽成細如髮絲的竹絲,藉助木織機,經過數十餘道工序的手工製作,織成薄如蟬翼,形似錦的獨特竹簾工藝品,並結合書畫、刺繡、植絨等多種表現手法,精工製作出各種形式的掛簾、屏風、裝飾畫及實用工藝品,它色澤典雅、工藝精細,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自然風韻。
竹簾不僅給人一種古樸典雅的感覺,且能讓空間充滿書香氣息,而且有著舒適、涼爽等優點,掛在室內,產生一種返璞歸真之感,令人心情舒暢,是夏季居家良品。
向雲深信,若是將竹簾製作出,定能成為天下士子、讀書人之最愛,而且其技術也不像造紙術那樣對向雲有著重大意義,是目前最適合向雲研究的一種產物。
念此,向雲不再猶豫,想做就做,這是向雲一大優點,當即讓王越從去將從江夏帶回的工匠中,找來一群善於裁縫等細活的工匠,以及一代發明大家,馬鈞、馬德衡。
找來眾人,並且準備好一些上好的竹子,及器具,向雲一邊親手動作,削竹成絲,一邊將將竹簾的製作方法告訴眾人。
不過,對於竹簾,向雲也只知大概如何做,但卻沒有那麼好的手藝,可以將竹子削為髮絲一般細,也無法將其編織成窗簾,故此,這個任務,自然也就交給這些細心的工匠們了,反正竹子也不怎麼值錢,在南方地帶,滿地皆是,特別是益州等地,也就是向雲後世老家,熊貓之故鄉,那地方竹子可是出了名的多,當然,在荊州等地,也是盛產竹子的地方,要說中國,就數北方等地沒什麼竹子,畢竟因天氣、泥土等因素,北方並不適合竹子生長。
在告訴工匠方法後,向雲又讓馬鈞,想辦法專門改造一個編織機,讓其可編織竹簾。
對此,馬鈞這個未來的發明大家倒是熱情,來了荊州一段時間,白吃白喝這麼久,向雲一直未給他安排任務,讓馬鈞頗覺不好意思,如今任務來了,自然是興奮難耐,當即答應下來,開始著手研究編織機,並加以改造。
為了這項工業可以更好的發展,向雲更是專門在宜城騰出一塊地帶,給工匠們一個安靜的環境,令其可以安心製作竹簾、研究編織等,爭取早日研究出好看的樣式,精緻的竹簾。
光陰似水,川流不息……
時間在向雲發展之際,緩緩流逝,在此之間,天下,也在悄然起了變化。
中平三年,七月,刺史王敏因私心不顧前線軍情緊急,私自據兵不出,不予都鄉侯向雲救援之事而被十常侍張讓揭發,帝劉宏大怒,不顧朝中一些有心官員反對,宣佈王敏被罷官,且一些幫王敏說好話的朝廷官員,也因此遭到牽連,對此,朝中不乏能人,不難看出這是向雲與王敏之對決,紛紛選擇明哲保身,兩邊皆不干預;於此後,原武陵太守王睿,由司空許相保薦,為荊州新任刺史。
秋八月,懷陵上空,有雀萬數,悲鳴,因鬥相殺,懷陵百姓驚奇,此事成為百姓飯後餘談之熱門話題。
冬十月,武陵蠻叛,寇郡界,郡兵討破之;前太尉張延為宦人所譖,下獄死,朝中官員驚惶,不乏與十常侍有恩怨官員棄官而去者。
十二月,鮮卑寇幽、並二州,兩州百姓受難嚴重,無數難民流離失所。
中平四年,春正月己卯,大赦天下,無數非死刑犯者被放回家鄉。
二月,滎陽賊殺中牟令;己亥,南宮內殿罘自壞。
三月,河南尹何苗受大將軍何進舉薦,討滎陽賊,破之,拜苗為車騎將軍。
夏四月,涼州刺史耿鄙討金城賊韓遂,鄙兵大敗,遂寇漢陽,漢陽太守傅燮戰沒;扶風人馬騰、漢陽人王國並叛,寇三輔;太尉張溫免,司徒崔烈為太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