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破敵之策(第1/2頁)
章節報錯
待黃巾兵撤退,周慎還欲再追,卻被一個壯漢攔住,正是典韋。
“壯士何故攔我,為何不乘勢掩殺?”周慎一愣,問道。
管亥也不答話,指了指遠處才趕來的援軍後軍,周慎轉頭一看,卻是一愣,剛才隔得遠,觀火把數目還以為有六七千人,現在走進一看,原來後面每個士卒都打著兩個火把,隔著一段距離,隊伍拉的老長,如今聚集一處,這哪是七八千,最多也就三千人,還想去追殺人家波才一萬大軍?
這時,向雲也帶著管亥策馬趕來,見周慎全身鮮血跨立馬上,愣愣的望著自己手下步卒。
“咳,多謝大人出手相救,某乃軍司馬周慎,敢問大人是…”周慎此刻也反應過來,見向雲一聲銀甲,俊逸非凡,從身旁士卒眼中,周慎知道此人應該是首領,雖年輕,周慎也不敢怠慢,下馬抱拳道。
“呃,大人不敢當,在下荊州向雲,白身,見黃巾作亂,便領鄉勇前來投皇甫將軍,遠處見官軍被追上,便令士卒打著兩個火把做疑兵之計,驚走蛾賊,敢問皇甫將軍何在?”向雲也是下馬,拱手回道,順便將身份大致說了一下。
“原來如此,皇甫大人已引大軍退往長社,由某斷後,不料被蛾賊纏住,差點全軍覆沒,還好壯士來得及時。”周慎恍然,一邊解釋,一邊令人整頓騎兵,眾人一路邊走邊談,很快便追上皇甫嵩大軍,周慎感激向雲救命之恩,順便向皇甫嵩推薦向雲,並將剛才之事一五一十告訴皇甫嵩。
皇甫嵩得知向雲來投,亦是高興,見向雲麾下三千士卒皆乃強健之士,且裝備齊全,更是大喜,這樣守住長社他就更有把握了,皇甫嵩本想收編向雲手下三千士卒,不料眾士卒盜匪出生,桀驁不馴,除了向雲誰也不服,無奈,皇甫嵩只得讓三千人繼續由向雲統領。
“少龍乃水鏡先生弟子?”這時,閻忠一直看著向雲,忽然疑惑道。
“先生認識家師?”見閻忠一身儒雅之氣,氣度不凡,向雲不敢怠慢,應道。
“呵呵,有過幾面之緣,水鏡先生當世大才,閻忠難望其背,少龍乃水鏡先生大弟子,忠亦多有耳聞,今日得見,何其幸也。”閻忠見向雲承認,微笑道。
閻忠,涼州漢陽人,當世名士,善於察人,賈詡少時並不出名,只有閻忠異之,說賈詡“有張良、陳平之奇”,中平元年,公元184年,皇甫嵩平定黃巾起義軍,閻忠勸其趁機政變,皇甫嵩不從,逃走,中平六年,公元189年,王國敗,韓遂等劫閻忠為帥,閻忠不從,憤恨而死。
“原來是閻先生,久仰,久仰。”對於閻忠,向雲並不熟悉,不過見此人儀表不凡,又與老師認識,自是不敢怠慢。
“哦?閻先生認識少龍?”這時,皇甫嵩見兩人笑談風聲,有些疑惑道。
“呵呵,少龍乃水鏡先生弟子,以前忠多有耳聞,今日也乃初次相見。”閻忠笑向皇甫嵩介紹道,他知道向雲名氣在眾士子中略有薄名,但對皇甫嵩之類京都重臣來說,名氣還是太弱。
“水鏡司馬徽?哈哈,怪不得少龍能輕易驚走波才,原來是司馬先生高徒,倒是我差點看走眼了。”聞言,皇甫嵩大喜,起初他對向雲也不是很在意,反而比較欣賞向雲軍中那兩個壯漢,如今聽聞向雲乃司馬徽弟子,態度頓時大大轉變。
“大人過講,讓大人見笑了。”向雲暗歎這司馬徽弟子就是不一樣,不管走到哪人家都會以禮相待,這,就是名門效應啊。
“呵呵,好了,這不是久談之地,大軍全速前進。”幾人談了幾句,皇甫嵩便下令大軍加速前進。
大軍開撥,急速趕往長社,一路無話,這次,到時沒有遇到阻攔,安全到達長社,大軍休整,準備迎接波才攻城。
波才果然沒讓眾人久等,眾人剛到達長社幾日後,便率大軍追到,將眾人圍於長社,接下來,波才開始發起了猛烈攻擊。
皇甫嵩知曉向雲麾下三千士卒只聽向雲的,也不為難,調撥以前士卒與向雲,順便給向雲軍中一千沒有甲胃計程車卒配上甲胃,加上向雲率麾下三千士卒,全交由向雲指揮,鎮守北門。
波才似乎並不著急進攻,先是率大軍將長社團團圍住,以斷絕官兵糧草,直至半月,才有條不紊開始發動進攻,欲耗光官軍物資。
黃巾兵雖多,近十萬大軍,雖戰鬥奮勇,奈何裝備差異過大,加上長社城小,易守難攻,波才只得採取消耗戰,似乎欲將官軍困死於長社,攻擊兵不是很猛烈。
官軍守得還算輕鬆,死傷不是太大,特別是向雲北門,有著典韋許褚等人,更是盡然有序,毫不見亂,可即使如此,官兵被黃巾團團圍住,士氣也無可奈何萎靡下來。
想來也是,外面可是有近十萬大軍啊,放眼望去,密密麻麻,看不見頭,這種震撼場面,向雲都是忍不住心肝發顫,好在黃巾未經過正規訓練,有些亂糟糟的。
……
時間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