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身處賊窩(第1/2頁)
章節報錯
東漢末年,宦官弄權,朝政腐敗,加上天災連連,兵役繁重,百姓食不果腹,苦不堪言,正值此時,盜匪四起,打家劫舍,這對原本就是貧苦無依的百姓來說更是雪上加霜,而這個原本強盛的大漢王朝也是走到最後關頭。
在荊豫兩州交界處一座山頂上,有著一個不大不小的山寨,寨中,兩個匪徒正從一山洞憤憤而出,嘴中還一邊罵罵咧咧,表情非常不甘。
“他孃的,本以為搞到一條大魚,結果就一蝦米。”一個身著破衣,面色消瘦的匪徒嘴中罵道。
“是啊,點真背。”另一人深有同感,點頭應道。
這時,迎面走來一夥素衣匪徒,帶頭的是一莽漢,身強體壯,面貌粗狂,臉上,一道深深的刀疤如同蜈蚣一般蜿蜒盤旋,顯得猙獰無比。
“大哥。”見到此人,兩人面色一變,急忙抱拳行禮,面色恭敬道。
莽漢很是滿意,點頭問道:“搜的如何了?有無值錢之物?”
“都是幾個窮鬼,除了搜出百錢和幾本破書外,其餘都是些乾糧。”那面色消瘦的匪徒苦著個臉道。
“什麼?沒錢坐什麼馬車,走,某家去問問。”聞言,莽漢冷哼一聲,心中不爽,帶著眾人向那個山洞行去,那山洞,是匪徒們專門用來關押被抓住的富家商人和士子,以此要挾對方給錢,當然,幹他們這行,還是有規矩的,抓的那些士子也都是一些名不見經傳計程車族,如果抓到大族人家,他們也只有放任離去,以免招來殺生之禍。
今日,眾匪和以往一樣在官道附近蹲點,半天都未有收穫,鬱悶間,忽然一馬車經過,頓時被眾匪截住,一問之下說是什麼襄陽向氏,想來不是什麼名門望族,於是便欲擒之,不料那車伕居然武藝不俗,讓人畏懼,眾匪一時拿他不下,要不是最後一匪徒見點子過硬,趁機將車中兩名孩童截住,車伕無奈停手,恐怕還真不能將之擒住,廢了這麼大力氣,結果一番搜查下來就得百錢和一匹馬,這讓他們如何不怒?如何不氣?
山洞裡,在一間酷似鬧房之中,地上躺著一個頭扎束髮,面容清秀,雙目緊閉的少年,看樣子,應該只有十三四歲左右,在其身旁,坐著一個同樣大小的孩童和一中年男子,此刻,孩童面色雖然緊張,但卻未失方寸,緊緊盯著躺著地上的少年,神色擔憂。
中年身著青衫,中等身材,髯長半尺,容貌平凡,見到少年昏迷不醒,心中雖是擔憂,還是不住對一旁孩童寬慰道:“放心吧,二公子他只是撞暈過去,不會有事的。”而這說話中年,正是讓那些山匪畏懼的車伕。
聞言,孩童稍好,抬頭疑惑四處打量一番,便重新將目光放在躺在地上的少年身上去了。
中年車伕也轉過頭,這山洞中,並不止三人被關押,緊挨著他們還有不少身著不凡之人被分別關押著,面色憔悴,然而其中最惹人起眼的卻是和三人同處一牢房之中,一個身穿長衫,中等身材,面相剛毅的中年男子正盤膝而坐,此人雖處賊窩,卻是衣冠整齊,毫無慌亂,似覺有人打量,中年轉過頭,微微點頭示意。
“呃,頭好痛。”忽然,躺在地上的少年秀美微皺,抬手搓揉額頭,嘴中迷糊呢喃道。
“二哥,你醒了?”見狀,孩童驚喜,興奮道,聞言,一旁車伕也是大喜,急忙湊過來,扶起少年,令其坐起。
睫毛微顫,向雲睜開雙眸,光線刺來,有些難受,揉了揉眼睛,有些迷糊的打量眼前身著古裝二人,有種莫名的熟悉感,但又想不起來,一時愣在那,疑惑道:“你們是?”
聞言,孩童興奮之色霎時凝固,一臉奇怪道:“二哥?你怎麼了?我是你弟朗啊?”心中卻是害怕一向和自己親近的二哥認不得自己。
“朗?”向雲嘴中疑惑的呢喃道,好像有些印象,忽然,向雲臉色一變,腦海一陣劇痛傳來,無數記憶如同泉湧一般紛紛湧來,向雲驚呼一聲,只覺頭疼欲裂,雙手抱頭,時而拍擊自己腦袋,似乎這樣能令自己好受一點。
“二公子,何故如此?”見狀,中年車伕大驚,急忙抓住向雲雙手,以免向雲的再次做出這種自殘行為。
手被縛住,向雲無法,只得默默承受著這種莫名巨痛,一時間,汗如雨下。
見到自己親近的二哥一時如此,孩童心中焦急,一把抓住向雲右手,雙眼朦朧急道:“二哥,你這是怎麼了?”
見狀,不遠處中年起身走了過來,出言道:“想必是頭部受了重擊留下的後遺症,最好還是早做醫治得好。”
聞言,車伕卻是有點無奈,如今身處賊窩,哪去找大夫?
還未等兩人答話,向雲面色忽然平靜了下來,愣愣道:“不用了,我沒事,剛才只是忽然有點頭痛罷了。”說完,也不再理會眾人,獨自坐在那發呆。
見狀,眾人還想問點什麼,不過看向雲那心不在焉的樣子,便將嘴中的話嚥了下去,各自坐下,一時間安靜了下來。
此刻向雲面色雖然平靜,然其心中卻是湧起驚濤駭浪,久久未能平息。
作為一個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上班族,他不是沒有幻想過自己某一天也能像小說裡面所寫,穿越到異世啊,古代啊什麼的,但當這天真的降臨到他頭上的時候,他卻有點迷惘、孤獨與不知所措。
剛才的頭痛,明顯是自己前世的記憶與這具身體主人的記憶相融合所致,透過記憶,他知道了自己現在的處境,現正值東漢末年漢靈帝年間,光和三年,公元180年,作為一個三國迷,這個他還是記得很清楚的,也就是說,還有四年時間便是中國歷史上最大一次宗教形式暴亂:黃巾之亂,也稱黃巾起義。
而向雲此刻的身份更是令他驚奇,被他附身的這具身體,和他同名同姓,姓向,名雲,尚未有字,乃荊州南郡治下宜城向氏,而在他身旁這個一直緊盯著他十二三歲孩童便是日後的蜀漢大臣:向朗。
向朗,字巨達,早期追隨劉表,劉表死後跟隨劉備,曾任巴西太守、光祿勳、左將軍等,向朗少時雖有接觸文學,卻沒有太大興趣,反而以內政見稱,後來在第一次北伐被免官,到死前二十年,開始潛心典籍研究,孜孜不倦,年近八十仍親自校對書籍,指出謬誤之處,積聚的篇卷,是當時最多的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