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太和宮殿(第2/4頁)
章節報錯
密度也大的嚇人。
這要是隨便從上面扣下一塊來,隨手往地下一放,就會砸出一個大坑。
巴掌大小一塊的疙瘩,尋常成年人連拿都拿不起來。
這煅燒鍛打的過程結束了,接下來的一步便是塑形了。
馬廣泰本來剛認識四海龍王的時候想的是,光弄一個跟之前一模一樣功能的棍子就得了。
畢竟自己之前的目的只是遵循結拜大哥菩提的意願,收集齊這四根定海神針,看看會發生什麼事情而已。
現在可不一樣了,自己已經被這龍族認為主人,並被系統承認,收入了族群系統中。
有了系統的承認那就變相的成為了自己人。
對於自己人,馬廣泰是從來不吝嗇的。
從之前馬廣泰對待龍宮內的婢女和對待火山外的龍宮戰士的態度上來說,不難看出這一點。
所以,剛一開始塑形,馬廣泰就放棄了棍子這種沒有任何技術含量這種糊弄人的東西。
馬廣泰陷入了沉思之中。
這到底弄個什麼好呢?
馬廣泰前世只是一個苦逼的業務員,並沒有什麼設計上的天賦,這要是直接讓馬廣泰設計一個新東西,這可真就為難了馬廣泰。
也就只有照搬這一條路了。
要知道前世國內外可是有無數的作品保留了下來的。
其中上下五千年的華夏文明更是首屈一指。
可關鍵是這些作品馬廣泰最多也就能叫出個名來。
你說現在讓馬廣泰憑藉自己的記憶直接做出來,無異於登天。
那就沒有什麼辦法了嗎?
突然,一個非常具有時代特色的建築樣式出現在了馬廣泰的腦海中。
那就是前世作為著名旅遊景點的故宮。
故宮又名紫禁城。
馬廣泰此刻效仿的建築便是那紫禁城內體量最大、等級最高的建築物,太和殿。
說太和殿大家了能有點陌生。
金鑾殿總該知道了吧。
就是皇帝祭天和登基的地方。
它面闊十一間,進深五間,長64米,寬37米,建築面積2377.00㎡,高26.92m,連同臺基通高35.05m,為紫禁城內規模最龐大也是等級最高,體量最大的建築。
殿前有寬闊的平臺,稱為丹陛,俗稱月臺。太和殿月臺上陳設日晷、嘉量各一,銅龜、銅鶴各一對,銅鼎18座。
龜、鶴為長壽的象徵。日晷是古代的計時器,嘉量是古代的標準量器,二者都是皇權的象徵。
北京“金鑾殿“,除殿頂上的一條正脊外,在兩層重簷上,各有四條垂脊(亦稱“岔脊“,兩層重簷有八條垂脊;而每一條垂脊上均有仙人和形象各異的走獸裝飾;八條“垂脊“上,共有88個仙人走獸的裝飾。
每條垂脊上的裝飾物都是一樣的。
最前面的是“騎風仙人“,後面排列順序是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鬥牛、行什。
馬廣泰能記住這麼多,也多虧了有一年公司年會,就是去首都旅遊。
那次介紹這太和殿的導遊又是一楚楚可人的小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