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隨著貨物的,還有準備就緒的宇航員。第一個電廂進入的正是夏國的宇航員趙立冬。

此時太空港已經注入了大量的人類適宜的空氣。

壓力也調節到一個大氣壓的程度。

各國太空中的貨物需要宇航員去照看處理,或者租用地太星際所屬的太空機器人。

穿著厚厚宇航服的宇航員,在機器人的安排下進入電廂。

電廂封閉之後,便是密閉緊封,內部人員,即使不穿宇航服也不會有問題。

各國為了謹慎起見,還是要求宇航員嚴格穿好。

萬一出了問題,那損失可就太大了。

培養一個優秀的宇航員,付出的代價可太大了,各個宇航員都金貴的很。

陪同宇航員一起的,還有機器人。

機器人才是幹活的主力。

第一個電廂裝配完畢之後,電廂四周封閉。

“147號電廂即將啟動,本次電廂為載人執行,請做好準備!”

內部的趙立冬立刻按照訓練躺好。

“電廂啟動,本次加速度為1g。”

電廂飛快的上升,越來越快。

1g的加速度,相當於物體在地球表面自然掉落時的表現。

很快電廂便只剩一個小點。

這時第二個電廂已經升上來。

就這樣,天梯開始了枯燥樸實的重複工作。

趙立冬感覺到明顯的壓迫,呼吸有些困難起來,不過和平時訓練起來,簡直是毛毛雨。

適應了加速度的壓力,趙立冬便活動活動了筋骨,發現也沒有什麼問題。

顯然太空天梯的安全和穩定性,是非常高的。

他站起身來,電廂內有透明玻璃可以看到外界的景象。

他的視角看不到地面,卻恰好看到,湛藍的天空,正在快速變得灰暗。

遠處大氣層明顯勾勒出完美的弧度。

不多時,他便看到了大氣與太空的模糊分解線,那不是沒有大氣層,而是大氣層已經稀薄到肉眼看不見了。

“太美了,這便是進入太空的奇觀嗎?”

進入太空之後,外界的變化變得緩慢起來,這時電廂已經離地面三千公里了。

趙立冬靜靜的欣賞著太空的靜謐與浩瀚,耳邊只有微微的嗡鳴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