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隱旗下的實驗室,大部分研究員都沒有直接進行實際實驗。

他們大多利用真實模擬進行科學研究。

如果算力足夠大,那麼是否可以建立起,足以容納所有夏國人科學研究的虛擬世界呢?

這個想法唐隱已經在腦海中不止一次出現。

全民科研,以後人們不需要進入任何工廠勞動,科學研究才是人類的未來。

也許有人會問,所有人跑去科研,吹什麼牛皮!他們的知識夠嗎?現在社會還有一些人連字都認不全,怎麼可能搞科研這種高大上的東西?

創造是人類的天賦,小孩子就會修建攔渠泥壩,難道長大了,學了知識,反而什麼不會創造了?

唐隱不會相信。

思想禁錮了思維。

如果這些人能和他旗下的研究員一樣,暢談科研,認真學習,思考,放開思想的包袱,就是一個頑固的老頭,也有可能創造出好東西。

人類的未來就在發明創造上!

哪怕絕大部分人創造不出完整的東西,但只要能創造一種想法,創造一個點子,一個思路,都能給別人提供創造的素材。

過去為了保護智慧財產權,人類豎起了知識壁壘,在唐隱看來過去的保護,現在已經成了人類進步的阻礙。

有什麼辦法既可以保護知識,又能讓人們敞開思想?

唐隱想到了他旗下研究員們的保障措施,人工智慧公正記錄每一個人的思路,只要提出的思路有效,並最終形成了成果,理應受到獎勵。

那麼全國人,如何保證記錄的公平性呢?

現在人類探索的科技領域就那麼多,所有人都從事科研,重複性的創造一定非常多,一看自己創造的都是重複性的,肯定打消積極性。

唐隱思考了很久,最後拿出一套策略,讓小云記下。

“建立全民虛擬科研,任何個人都可以註冊,由智慧助手小秘輔助科研,將自己的研究想法告訴小秘,小秘就會將記錄上傳到虛擬科研中心。”

“如果是第一次提出該想法,那麼提出人就能在該想法,被成功應用到某項成果中,他就能獲得相應的獎勵。”

“如果想法是重複性的,但提出者是經過自己思考後獨立提出的,也要給予一定的鼓勵性措施。”

大概構想了原則之後,唐隱又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建立一套科研評級制度,將科研貢獻劃分為,黑鐵,青銅,白銀,黃金,鑽石。黑鐵,青銅對應重複性發明創造,類似於虛擬積分。白銀以上對應首次發明創造,白銀以上貢獻都可以兌換為真金白銀。”

“想法按所佔成果的比重來給予貢獻值,所有在虛擬研究中心研究的成果,全部歸屬於虛擬研究中心,創造者享有分紅。開放性研究,肯定有很多勢力派人竊取成果,我們要對創造者進行嚴格的篩選,所有被認可的想法和研究,需要支付貢獻才能檢視。專利方面也要第一時間進行申請。”

唐隱知道他的想法非常超前,對於專利法更可能是一次極具顛覆性的挑戰。

弄不好就會被人當成瘋子,甚至被人惡意攻擊,認為他要壟斷世界的科研。

或許還有人將自己公司的科研成果,拿到平臺上來換取利益。

為此小云需要補全唐隱沒有考慮到漏洞。

唐隱定戰略,小云搞執行。

虛擬科研中心的專案便這麼立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