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投公司那麼多,早就總結出了許多投資細節。

但凡在歷史中出現過的點子,都別想發揮作用。

只有真心實意的按照星雲集團的要求,完成相關工廠的創業,才有可能拿到星雲集團的投資。

星雲集團還不會做企業的保姆,同一個環節的工廠,至少有三家工廠競爭,保持工廠的良性發展。

星雲集團將作為該企業的第一大股東,掌管財務,智慧監管,更是徹底掐死了任何投機的可能。

受限制很多,不像完全自主的創業,創始人就是天。

創業者無法在這些企業為所欲為。

但架不住這的確是一條人生捷徑,做成了直接升級富豪,住別墅,開豪車,泡美妞。

很多人沒有被這些條款嚇到,紛紛湧入創業行列。

駱斌看著星雲集團的公告,眼中閃過不甘和渴望。

他剛剛和女友分手,原因很現實,他給不起高昂的彩禮,也沒車沒房。

父母是農民工,他家現在住的是個老舊房子,父母打工幾十年,才勉強買的起這麼個老舊的房子。

“這是我的機會!必須賭一把!”

他的大學專業不是量子計算機方面的,但他有小秘老師。

當即他就向小秘學習量子計算機方面的知識。

隨著學習的深入,他很快確定了自己的創業定位。

“最難的地方,應該是競爭最小的,既然要賭,就賭一個確定性最高的,只有競爭足夠小,我才更有可能脫穎而出,元件的困難,我拼命努力也要攻克。”

駱斌不會盲目的選擇人多容易的環節,人一多,總能冒出一兩個高手,這也意味著他被選中的機率就會降低,這種不確定性,非常容易扼殺他的機會。

所以他寧可自己更辛苦,也要把握住這次機會。

三千萬的保底資金,不是創業者成功了才給。

雖然星雲集團有嚴格的稽核,可前期創業者最缺資金。

創業者除了自己掏錢外,星雲集團也會在此基礎上,給予創業者部分資金支援。

駱斌向父母借了兩萬,又向朋友借了一些錢,加上自己的積蓄,籌夠了十萬現金。

註冊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

隨後馬不停蹄的向星雲集團申請第一筆投資,購買裝置,招募人手,研究對應元件的量產化。

在許多人還不知道怎麼創業時,駱斌已經在創業的路上狂奔。

……

唐隱也隨時關注著各個創業者的表現。

星雲集團釋出投資訊息,其他創投公司,敏銳的嗅到了新的機會。

紅杉,軟銀,企鵝這些公司,直接打電話,甚至派人上門,諮詢唐隱相關的訊息。

同時,派人大量調研市場,企業,和創業者的資訊。

星雲集團還沒有正式的大規模投資,這些資本,就已經先一步出擊了。

量子計算機賽道,他們無論如何也不能錯過。

參與創業的,不止駱斌這樣的家境一般的青年,還有許多家境優渥,甚至富二代。

他們很會利用自己的優勢,訊息渠道。

打聽到創投資本的投資意向,很多人紛紛向這些創投資本諮詢和遊說投資。

他們的公司僅僅草創,就已經拿到了優渥的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