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廠有了錢,裡面的那些高精尖的裝置就不成問題。

易英在資金到手之後,直接定製了和祿光一個型號的生產裝置,預計能在工廠完建的時候,所有機器全部到達工廠。

易英訂購的機器廠子動作很快,定做的裝置很快就做出了樣件,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裡,先送過來給趙子良的玻璃廠,進行試執行。

試執行的動作搞得震天響,當然不是機器有問題,而是現場的氣氛很到位.。

什麼記者朋友也很懂事,在試執行錢就已經全部到位,直接就咔咔一頓拍照錄影,給趙子良往後的廣告,都準備好了素材。

很快,平市地界的第一家玻璃廠生產成功,試執行成功的訊息,就傳遍了大江南北,以至於趙子良準備給自己宣傳的時候,都省去了不少力氣。

弦山縣,銷量公司內。

徐佳一手拿著電話,一手拿著筆記,聽著那頭趙子良給自己安排廣告宣傳的工作的同時,也刷刷記錄著什麼。

“核心要點就是結實,耐造,還有產品的多樣化。”

趙子良的聲音透過電波傳播,停在徐佳的耳朵裡的時候有些失真,不過並不影響徐佳理解他的意思。

“最好是面對車企,現在國內車企還沒有成長起來,最好是一眼看到咱們的廣告,就想跟我們合作的那種。”

趙子良知道,以後汽車這個東西,一定會走向千萬家,那麼他的零部件需求量自然下不來。

這些,都是錢啊。

鋼化玻璃,真空隔音玻璃,還有車身玻璃,趙子良只要能做的,就一定要做出來。

徐佳拿出紙筆,記錄著趙子良的核心要點,消化完他說的內容後回答道:“我明白了趙總,我會的。”

她現在掌管的不僅是子良集團的飲料部門,同時身兼宣發部的工作,所以公司但凡有些需要打廣告的東西,都是交給她負責的。

趙子良結束通話了電話,覺得徐佳這樣的同志,才是好同志。

現在的問題是,他需要一些能夠突破固有思維的高精尖員工,創意和人才,才是最值錢的東西。

沒有新產品,無法走在行業前列的話,他們就必然會被拍死在沙灘上。

只是他一個人,人力終有窮盡之時,最近的事情又是多而繁雜,所以他現在只想把事情下放,交給手下去解決。

他走出塑膠廠的辦公室,看到不遠處正在監工的易英,走過去說道:“跟我來,我有些事情要跟你說。”

易英跟上之後,他說:“我們現在需要的是高精尖人才,懂的創新的那種,你招人的時候著重看這一點。”

“好的趙總,還有沒有什麼需要提點的?”易英問。

趙子良思考了一下,回到:“以後咱們玻璃廠的大方向就是要不斷創新升級,時刻保持著業內的高水準,明白沒有?”

“明白。”

易英說著,就繼續監工去了,這段時間他也是比較忙,無論是建設廠房,還是招收員工,檢驗剩下來的裝置之類的事情,他都是親力親為。

趙子良給他的安排,甚至都算不上一項任務,只能算作現有任務的補充而已。

好在有韓德瑞的幫忙,錢倒也是小事情,公司的人才招聘,自然也不是什麼問題。

雖然聽著有些俗,但是人才也是靠錢就能招收到的,畢竟如今說來,誰又不是個俗人呢?

大家都不是神仙,總要過日子的嘛……

國家已經有培養好的人才不用,豈不是浪費?

趙子良走了一圈,愣是沒有發現劉飛翔的身影。衛鯹尛說

“嘖,這傢伙不知道又去哪裡偷懶去了。”

第一次來這個西部的時候,劉飛翔出現了很嚴重的水土不服,這次過來,好了很多,但仍然不是很適應這裡的氣候。

趙子良沒有刻意地尋找他,而是隨意溜達在這黃土地上,看著自己規劃的成果。

他的兩個廠房都沒有緊挨著公路建造,一來不合規矩,二來他的這兩個產業汙染都不算輕,所以他才會在附近安排了防風固沙,退沙還林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