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往北方的列車很快就來了,趙子良又叮囑了幾句,讓她路上小心,並在她的揹包裡,悄悄塞了不少錢。

“哥再見。”

女孩揮了揮手,上了車,終於露出了久違的微笑。

“再見。”

......

送完餘小竹後,趙子良回到公司,總結了自己名下涉及到農業的部分。

板栗,茶葉,瓜果蔬菜,還有花卉,小樹什麼的,此時的他,基本上已經把弦山縣所有的農戶收編,為自己工作。

其中,原本一些選擇出去打工的人,也開始了回鄉之路。

中午吃過午飯的時候,高偉光來了一個電話。

“喂,子良啊,有好訊息啊。”

他的聲音很興奮,興奮的像一個四十幾歲的孩子。

趙子良滿頭問號:“怎麼了?有什麼好訊息?”衛鯹尛說

高偉光的聲音,從電話那頭傳來:“我們弦山縣的經濟發展之快,已經引起了上面人的注意,而且,我們已經被設立成了典型縣,省裡市裡的其他縣城,都得跟我們學習呢。”

“典型縣?我們縣城有什麼典型的?”趙子良問道。

“誒,剛剛不是說了嘛,咱們縣城的經濟發展很快,而且現在的年輕人,都已經不時興出去了。”

“嗷嗷。”

聽到家鄉發展得很好,趙子良的心中,還是比較高興的,不過也僅此而已了。

高偉光繼續說道:“因為取得這樣一個成就,我們縣委決定,開始著手宣傳,最好讓所有的年輕人都回鄉工作,把弦山縣創造成一個金窩窩。”

“跟我說幹嘛?”趙子良不解。

高偉光在電話那頭說:“看我們整個弦山縣,你是最典型的青年創業的典範,要是你能站出來幫助我們宣傳,效果應該不錯。”

他說的對,趙子良的確是青年創業,建設家鄉的典型。

“我要做什麼?”

趙子良問。

高偉光嘿嘿一笑,說道:“其實這事情也很簡單,青年回鄉,肯定是要工作的,而且是一份工資不低的工作,我向來想去,整個縣城,也就你能開出高工資了。”

趙子良一聽,好嘛,這貨在這裡等著自己呢。

高偉光的意思就是讓自己弄出崗位,留住在鄉青年。

雖然自己很多行業都缺人,但是被高偉光這麼擺了一道,他心中肯定老大的不樂意。

於是他提出了自己的條件:“可以是可以,但是不能光我一個人出錢吧,既然是縣委的專案,我要申請補貼。”

“行行行,補補補;不就是錢麼?!”由於趙子良拉動了整個弦山縣的GDP,本地的消費也起來了,他們收到的稅費,自然就水漲船高。

錢一多,預算就足,高偉光說話,自然而然地,就財大氣粗起來。

趙子良這才答應了下來。

早高偉光結束通話電話之後,趙子良叫來自己的助理劉飛翔,給他安排了一項任務,那就是帶著一批人,去人才市場,招收一些一線的員工。

“記住,同等條件下,本地人優先。”趙子良最後叮囑道。

“還有競爭的機制一定要講明白,告訴他們多勞多得。”

劉飛翔不解:“趙總,我們所有廠子,哪怕是和一線城市想必,工資也在前列,為什麼還要搞出這麼高的提成?”

“這樣我們的利潤,不就低了嗎?”

趙子良很無所謂,說:“羊毛出在羊身上,我們的產品大多都是民生產品,百姓才是我們的衣食父母,給他們錢多一點,他們就捨得花,到最後,利潤有了,他們生活也好了,這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劉飛翔訥訥點頭,沒有繼續說什麼,帶著趙子良的要求,去往了人才市場。

幾天下來,他就招收到了不少原本打算外出務工的本地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