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女子,尤其是尋常百姓家的女子,多是隻是會刺繡,並非精於刺繡。

初綿糖自小跟著母親學刺繡,自然也得了母親真傳,豆蔻年華之時便精於刺繡。所成繡品的繡工與意境皆是一流。

刺繡這項比試,要求參賽女子在一炷半香時間裡完成一幅繡品,對所繡之物大小不做要求,最終繡品不完整者皆取消往下比試資格。

每個女子都端坐在了各自的屏風後,人們只能透過屏風觀賞著這些女子認真刺繡的身影。

唐恆城眼裡只有坐在屏風後的初綿糖,而他自己也被不少未出閣女子偷偷看著,尋思這是哪家的公子。

對於唐恆城一心撲在屏風後的初綿糖身上,這些女子也暗暗惋惜。

如此翩翩公子,實為少見,奈何公子心中已有傾城佳人。

初綿糖在一方繡布上,先是簡單勾勒出雲上一輪圓月,月下一朵淡菊傲然而立。

為了加快刺繡的速度,初綿糖便左右手同時刺繡,這也是她隱藏的技能。

皆是因為從前在初府生存艱難,為了跟著母親多繡繡品便從小偷偷練出的技能,很少人知到她能如此。

此事唐恆城也是如今才得知,見到自己的夫人兩手同時刺繡,唐恆城也大為驚歎,耳邊也傳來這些看客的驚歎之聲。

聽到他人對初綿糖的讚許之聲,唐恆城心裡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幸虧自己沒有阻止初綿糖來此畫舫,否則便不能讓她得此機會來展現自己的才能。

刺繡比試完後,人們都可將自己手上的投籤投在自己認可繡品前的籤壺裡。而下一輪比試前又會得一新籤,在新一輪比試結束後投給出色之人。

唐恆城看到已不少人把手裡的籤投到初綿糖的籤壺裡。

他走了過去,看了一會初綿糖的繡品,雲上一輪圓月,月下淡菊傲然而立。月光清幽,而菊花向來有花中隱士的稱號,超凡脫俗的隱逸者,清霜而立,寧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且今日乃是中秋,而菊花多為秋裡而開,乃應中秋之夜之景。

唐恆城把籤放到初綿糖的籤壺裡,瞧了眼屏風後的她。而屏風後的初綿糖見到夫君走了過來,在他看自己時與他對視一眼。

其實接下來的兩項初綿糖都不擅長,以前只顧著刺繡賣繡品,雖母親逼著她學琴與舞,但初綿糖並不用心,故而只是會,但不精。

初綿糖只彈了首以前經常彈給母親聽的曲子。彈曲期間想起母親來便抑制不住心地裡思念母親的情緒。

唐恆城聽了一會便知初綿糖不精於琴藝,只能說是普通,聽著初綿糖所彈的曲子,也聽出了琴聲所含的悲傷之意,也不知初綿糖因何事悲傷。

琴藝比試結束後,投籤給初綿糖的人並不多。

原先站在唐恆城身旁的女子見他要走向初綿糖的方向,便提醒唐恆城道:“公子,這女子所彈曲子並非是動人心絃之曲,何必要把籤投給她?”

“未能動你的心,但動了我的心。”唐恆城交代了這句話後便向初綿糖的方向走去。

唐恆城不喜他人如此評價初綿糖所彈之曲,他阻止不了他人的不喜,但不容他人在他面前如此言語。

這位女子原還想與唐恆城以此交流一番,以此機會相互認識,卻不想他這般淡漠的語氣,便心生惱羞之意。

初綿糖透著屏風見到自己的夫君與別的女子交談,心中吃味,有些衝動想知道是因何事,但忍了下來,想著比試過後再好好問問他。

最後的舞藝比試中,初綿糖所跳之舞名為廣寒舞,相傳是嫦娥仙子中秋之夜裡,看到人間百姓歡度中秋,便在廣寒宮翩翩起舞,此舞由此得名。

初綿糖所作之舞雖不算最精湛之舞,可她身姿曼妙,折腰以微步,靈動飄逸,卻也不遜色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