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喲,張媽媽,這小丫鬟剛撥到靜心院,還不甚知這裡邊的規矩,原諒她些。”陪著笑臉說話的人正是石媽媽,說完便轉頭惡狠狠對著小丫鬟道:“你這丫頭忒不懂規矩,還不把小佛堂裡的檀香給換掉,點上梵香。”

這小丫鬟與她同鄉,本想要提攜她幾分,便想了方法把人換到了靜心院,怎料才來的第一天便犯了錯。

“既然還不甚懂規矩,那便跟筠蘅院的丫頭們一起再調教調教。”

石媽媽心裡憋了氣,心裡道是這丫頭白費她力氣提攜了,是個沒用的種。

小桃哆哆嗦嗦把檀香換上梵香後便被石媽媽悄悄拉了出去,還以為是石媽媽有話囑咐自己,怎知出了去胳膊便被她掐了幾把。

“張媽媽可是說了把你調去那筠蘅院,你這丫頭可真是憨,沒一點聰明勁。那筠蘅院可是未來夫人住的院子,這向來新來夫人最是防你們這樣年華的小姑娘,你以後可悠著點,不然沒有你好果子吃。”

小桃撫著被掐疼的胳膊,眼淚直在眼裡打轉,不敢哭出來。聽聞要是被府中的老媽子見到哭了便會被攆出侯府去。她已經被家裡賣了死契,若是被攆出去無疑是死路一條。這剛把眼淚憋了回去,張媽媽身邊的大丫頭便尋了來。

“小桃,張媽媽讓我領你過去高媽媽那裡去。”

府中那些老媽子最是欺負新進府的丫頭,這石媽媽雖是小桃同鄉人,可卻不是真心想幫她。這些老媽子差不多到了年紀就不能待在院子裡伺候主子,把小桃換到靜心院不過是想讓小桃以後得了好念著她提攜的恩。

小恬剛進府時也曾經歷過這些事,知道小桃是個老實的,看著她如今這境況也於心不忍,“郡主是個心善之人,雖然對院子裡的丫鬟們要求高了些,可從不會虧待了我們,可是如今張媽媽已經下了吩咐讓你跟筠蘅院的丫鬟們一起調教,便是讓你以後到筠蘅院裡當差。不管娶進侯府的夫人脾性如何,你只管好好當你的差,我們做丫鬟的萬不可生出非分來惹了主子嫌,這是最重要的一點,望你以後切記。”

“我會記住這話的,小恬姐以後要是需要我做事只管吩咐我。”

通往院子裡的門上邊刻著“筠蘅院”三個大字,院子是年頭給拾出來的,裡邊一切用具裝飾都是新的,景色卻別緻新意。

“筠蘅院到了,你這傻丫頭,望你以後能遇到個好主子。”

永安郡主習慣晚膳過後便誦經半個時辰,這時小佛堂裡只她與陳嬤嬤。

在當今太后還是皇后時,陳嬤嬤是能交事的心腹。當時皇后念著她身邊沒有一個可用之人,便特地讓陳嬤嬤當陪嫁丫頭與她一起到侯府來,到如今已經陪伴了郡主多年。

陳嬤嬤深知郡主習性,誦經過後便會飲一杯清水。這剛到時辰,便已經準備好溫度適宜的清水。

陳嬤嬤扶起了永安郡主到榻上坐下。

永安郡主接了清水,飲了一口便問道:“如何反應?”

“老奴按照郡主您的吩咐,特地讓初府老爺喚了初家大小姐,當著他的面解釋了當初老侯爺與初府老爺子約定婚約時初家只有一個女郎,侯府便認的是初家的大小姐而非二小姐。這初老爺再三詢問老奴能否更改婚約,竟不想這初家大小姐也推脫了,道是她身體虛弱,怕是個短命的女郎,不想汙了侯府的門庭,若不能換成二小姐便只好退了這婚約。”

永安郡主飲完清水便拿起了佛珠,“她倒是個聰明人,知道高嫁侯府未必是件好事,這初府老爺是何態度?”

“這初府老爺聽到初家大小姐要退了婚約便喝止了她,請了老奴先回府,說是過幾日再著人回覆。”

陳嬤嬤扶著永安郡主往內室走時,想起了初府老媽子的那些話,便道:“郡主,這初家大小姐也著實是個可憐之人。”

“這世上哪,可憐之人不少,若她能想得通,侯府或是她的安身之所。”

陳嬤嬤把窗戶給開了,從窗戶放眼望去,這靜心院沒有任何有顏色的花,零星的竹叢與樹,還有尚未開放的海石榴。

因老侯爺生前與永安郡主定情之花是這白色的海石榴,自老侯爺去世後,這靜心院唯一栽種的花便只有這白色的海石榴。

靜心院中夜裡更是安靜,涼風從紙窗吹進時,院中唯有樹葉相互拍打時的沙沙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