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履霜冰至 第二章 途遇悍匪(第3/3頁)
章節報錯
“好一招橫掃千軍,平沙落雁式,劍使得靈巧,也使得沉穩”竹伯不由得讚歎。
鄭萍卻道:“這是他師傅所創得一字電劍,此劍法只此一招,但這招一劍三式。他使得是儒劍式,劍招沉穩靈動。儒家講究法先王,這劍意便是法齊威王,一鳴驚人、一飛沖天之勢,驚敵在先。元鼎應該會墨劍式,講究以守為攻,還有一人會道劍式,講究道法自然。”
蕭元鼎聞言後道:“正是,不過師傅說,墨家最重要的除了非攻兼愛,還有三表法,要我多多實踐,琢磨每一招的作用,可是卻始終讓我練習劈刺截削之類的基本劍招,並沒有什麼高深精妙的劍法傳我。”
竹伯聞言道:“你師傅那麼做必定是有他道理的,你本來就聰明非凡,按他說的做,你肯定會受益無窮的。”
北風吹來,風聲獵獵,秋風蕭瑟,一陣寒意吹向了前面匪群。
匪群中的悍匪們見到那文弱書生如此深厚的內力、如此沉穩的劍術、如此高明的輕功。
竟能催動一尺的劍芒,在十餘丈開外的地方精準的畫一道劍痕,落地猶如銀針著水,個個嚇得大驚失色,齊刷刷愣在那裡。
在這時一個渾濁但是洪亮的聲音說道:“你等不是他的對手,且先退下,帶我會一會他,把那小娘們看管好。別動歪心思,別忘了人參果的第一口要留給你們大哥我。敢偷腥,爺爺把你們子孫根斷了。”
循聲看去是一個蒙面賊人,但那賊人身形高大,手持一柄馬槊,身著披掛,胯下是一匹西域的捲毛青鬃馬,不似中土人士。
聽到退下二字,眾匪這又活過來了,連扶帶摻的往後走,有貪財的趕緊把地上的金銀撿起來,只有香燭佛像和屍體被歹徒們踢來踩去。
端木元朔本想顯露一手高明的功夫,把那少女救回,卻不想匪首竟還敢挑戰。
而之前還哭號的少女如今也不見動彈了,許是又急又氣暈過去了。以免有閃失,還是快些把少女救回的好。
隨著端木元朔一聲大喝,一躍而起,引劍直指扛著少女的那名匪徒,內力深厚,力有千鈞,氣勢磅礴。
只聽得當得一聲脆響,那名騎馬匪首揮槊,竟然挑開了端木元朔力達千鈞的劍鋒。
要知道這一劍端木元朔是抱著必殺之心去的,要以最迅捷的速度結果掉扛人匪徒,再從眾匪徒中脫身,就得殺伐決斷。
於是運起師傳之循循神功,力道千鈞,一擊必死,引劍刺去,卻被挑開。
端木元朔大為震驚,想著之前在漢中遇到奪劍匪徒,自覺他們已是武功高強之輩,但終究爾爾,如今竟不想還有這樣的武林好手落草為匪。
卻說那騎馬匪首,挑開端木元朔劍鋒後,轉守為攻,扭轉槊柄向元朔腹部呼嘯而去。
這一招是以實擊虛,劍鋒被挑起向天上刺去,不能回援護住腰腹,眼看還有七八寸便要擊中。
說時遲,那時快。蕭元鼎手中三枚透骨釘齊發,射向騎馬匪首的眼珠、坐騎和匪首與元朔中間的空隙。
這是圍魏救趙之計,那騎馬匪首不想在此白白丟了性命,被迫向另一側閃躲,但馬匹卻被蕭元鼎的透骨釘射死。
而那枚射向匪首和端木元朔之間的透骨釘才是神奇。
一來是為了防止匪首向這側閃避,否則便救不到端木元朔。
二來是射向槊柄以減緩它的攻勢,是以端木元朔才有時間撤劍回防腰腹。
不過這電光火石之間,端木元朔還背對蕭元鼎豈能看得清處,但那名匪首卻心知肚明,否則現在他已經是一具屍體了。
那名騎馬匪首見馬兒中鏢,就要倒將下去,趕緊支槊撐地,躍下馬來。
踩實後,心中頗為震驚,叫道:“好暗器!好漢何必為了素不相識的人大動干戈呢?須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我不信什麼天地,我只知道眾生平等,視人之身若視其身。”
說罷,蕭元鼎學端木元朔得樣子,一聲長嘯,縱身一躍,向前一個空翻,雙腿回收,出杖打來。
蕭元鼎也躍出七八丈高,與太陽一線,此時太陽雖不比正午耀眼,但太陽得光輝誰能正目以視之。
那匪首抬頭順聲望去,雖不非常刺眼,但卻看不清蕭元鼎從何出攻來,架槊便擋,只是力不敢使大,招不敢使老,上擋下擋,左閃右避。
只聽得啪一聲,竹形杖重重得砸在那匪首的馬槊上。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