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進狠狠瞪著張讓,卻見張讓說了這麼一嘴後,便又垂頭謙卑的立在劉辯一旁,讓何進頗有些有氣沒處撒的憤怒。

‘遺忘,誰會能遺忘東萊那人。’何進心中暗罵。部落獸人入侵大漢,那東萊李陵可是將他國屠了一便的存在。

若說對入侵潛度,對征討他國方面,在場眾人誰都沒有李陵經驗豐富。

今日難得朝臣配合,均未提及東萊勢力,何進只待哄出西園三軍,便會談及東萊李陵。

西園軍出,根本無需上陣,何進就有千般辦法讓蹇碩光榮就義,之後西園軍定然落入他的掌控。

到時再把西園軍調回雒陽,催促東萊軍救國救民便是,難得朝臣默許,如此完美計劃,卻被張讓一言打破,何進如何不惱。

“東萊軍本將自不會忘,但李國公與本將多有誤會,若要與其溝通排程,還需陛下另擇良人。”

張讓掀了桌子,何進也不能不言,說話間將包袱轉投劉辯,何進心中,開始思索若是西園不出,如何弄死蹇碩的問題。

“東萊軍?似乎早時有聽說東萊立國,哪位國公受你們這麼推崇?”劉辯好奇問道。

“陛下,東萊李陵,李伯烈。”張讓小聲道。

“李陵?”劉辯回憶,似乎覺得這名字耳熟,但又想不起在哪聽過。

“陛下,年前島國,屠戮盈野那人,”何進道。

“啊!?那人?你們要叫那個人?不要,朕不要見那惡戾之人。”劉辯面上一驚,回憶到什麼,驚呼慌張。

話說李陵此時在東漢的名聲真可謂小兒止涕。這還是各地世家沒有刻意負面引導的結果。

李陵島國殺人無算,系統通報戰損後,李陵就成了東漢尋常人哄騙孩子的魔王角色。

劉辯對李陵殺敵數量記憶極深,無論是民間市井百姓,還是宮內的宦官、宮女。很長一段時間都沒少議論李陵的事情、為人。

更何況劉辯早就聽說,李陵那人從他父皇手裡生生搶走了一個王爵,滿朝文武不敢多言阻止。

本來年紀就小,李陵在劉辯心中逐漸成為妖魔化的象徵。要找那惡人替他打仗?劉辯表示拒絕,他不想跟李陵那種噩夢中的存在產生交集。

劉辯態度讓朝中眾臣皺眉,他們倒不在意劉辯對李陵印象如何,只是作為天子,因人如此驚慌,確實失了威嚴儀態。

劉辯的反應讓何進意外之時,又挺高興。至少他原本計劃還能推動。

若是將西園三軍拿下,結合丁原幷州軍,想來涼州董卓也不會再搖擺不定。

到時軍威在手,那些老牌世家也不敢再跟他玩什麼花心思,他也能安心做個大漢賢臣良將了。

何進想法挺好,不過殿外一陣急促的喊聲,再次打亂何進的節奏。

“報~~”

“臣惶恐,陛下恕罪,緊急軍情,緊急軍情!”司隸校尉袁紹跌跌撞撞的衝入大殿。

此時袁紹那裡還有平日的風度,頭髮散亂,面無血色,高喊入殿,直接跪地高呼。

“陛下,急報,急報,獸人連日突襲,全國數州遭到獸人侵害,荊州武陵,揚州廬陵先後出現獸人軍隊。”

“不可能,它們怎麼繞過中原腹地的?金城?”皇甫嵩驚呼,責問時,忽然想到什麼,質疑道。

“是,皇甫將軍,不光金城,不光這些,獸人大量飛行獸兵橫穿冀州,沿途避戰,最多一日,即將進入司隸範圍,快,陛下,快調集精銳弓兵佈防雒陽。”袁紹焦急道。

“本初!靜心!且說清楚,那些飛行獸兵數量如何?可是要攻擊雒陽?”袁隗低聲呵斥,衝袁紹問道。

“數量?飛獸與人相差太多,紹沒這方面的經驗,數量不好估計,但遮天蔽日,數量十數萬總該會有。”

“是否攻擊雒陽不敢定論,但方向就是這邊,它們能高空投擲攻擊,就算不刻意攻擊,沿途也造成一路混亂死傷。”袁紹面上依舊帶著些許焦急。

“陛下,還請速調兵將,以做防備。”袁隗想想,對依舊一臉茫然的劉辯道。

“西園軍中,弓兵數量不足,還需雒陽周邊調兵,不可讓敵人在皇城肆虐。”袁紹提醒出聲,他本就兼著西園一路校尉,對西園兵力部署較為了解。

下方朝臣多有混亂,對待未知,他們所言一切都是推測,少帝茫然,兩位太后互看半晌,之後如同達成什麼默契一般,太皇太后董氏,制止眾人驚亂。

“肅靜,成何體統!張讓,派人挪移東萊,與東萊王稟明情況,邀其助兵對敵。”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