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于謙又在那裡條理清晰的分析著。

于謙越分析越激動,此時此刻,他似乎才能讀懂陛下的苦心。

“若是現在倭寇來襲,諸位又當怎麼辦?新帝登基,之前的那一次已經打出了國威,若是這次乘勝追擊有所失敗的話周圍的那些國家必然蠢蠢欲動”

于謙越說越激動。

格局小了,還是自己的格局小了!

這樣說來,陛下此時此刻撤兵是最好的選擇。

他只想到了一層,並沒有想到第2層!

新皇帝登基,若是出現了什麼重大的軍事失誤,一定會引起周圍國家的想法。

若是那些國家蠢蠢欲動,將來又少不了一場禍亂。

於是,于謙耐著性子將這些利弊全部說了出來。

朱見深在臺上聽得十分尷尬,他壓根就沒想這麼多!

再說了,就算真出現這樣的危機,有系統的加持,根本不算什麼。

聽於謙這麼一表述,所有的大臣都豁然開朗。

原來陛下看這麼長遠!

於是他們一個一個老臉一紅。

還是太過莽撞了。

這麼淺顯的道理其實很容易想明白,只是他們被這來之不易的勝利衝昏了頭腦。

“諸位愛卿,現在我們需要做的是休養生息,若是繼續出兵的話,勞民傷財”

“至於也先,只不過是一個跳樑小醜罷了,我隨時都能夠把他剿滅”朱見深眼神之中透過一絲冰冷,語氣之中也有些許的不屑,彷彿解決掉也先,就像是捏死一隻臭臭那麼簡單。

現在的朱見深在那些朝堂大臣眼中,威望已經達到了一個頂峰。

他簡直是大明的救世主。

這次的戰役之所以勝利,就是靠著他一個人力挽狂瀾。

如果沒有朱見深的話此時此刻這些大臣們恐怕就變成了亡國奴。

即便是有人僥倖逃脫逃到了南京,那也就相當於之前的南宋之流。

那可是國恥。

朱見深為他們保住了性命,也為他們保住了尊嚴。

接下來的內容,就是商討一下如何恢復國力。

……

看著朝堂上一片和諧的景象,孫太后也是充滿了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