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民傷財,使得國庫空虛,民不聊生,境內反賊四起。

即使沒有大夏,在很多人眼裡,大宋國運已盡,遲早要改朝換代。

百官官服齊整,沒有一絲褶皺,總共三十八人。按左右分列,一個個面無表情,肅穆之極。

“拜歷代先王!”

右側為首,一箇中年太監陡然大喝,中氣十足,身軀筆直。

“拜先王!”

百官下拜,異常恭敬。

“拜歷代先賢!”

太監再次大喝,領頭拜下。

“拜將士!”

百官齊聲,一臉肅然,再次下拜。

三拜之後,趙佶走在高臺之上,望著下首諸臣,取過一旁內侍端著的美酒,對著眾人,大笑道:“諸位,與我同飲此杯!”

立即,早已準備在旁的侍女上前,大宋最後三十八位官員端起酒杯。

每個人的表情,都透露著極致的複雜,他們已經明白了陛下此舉為何意。

“諸位,你我君臣之誼,就此斬斷,列為自謀出路吧。”

隨即,趙佶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百官仰頭,同樣一飲而盡!

“諸位,保重!”

趙佶鄭重抱拳,隨後大笑離去,將手中玉杯隨手扔出。

砰!

玉杯破碎,只留下一眾滿臉複雜的大宋官員。

……

大宋歷八月一日,趙佶有氣無力的坐在龍椅上,滿頭白髮,皺紋密佈,仿若老了數十歲。

看著熟悉的王宮,趙佶眼睛微微溼潤,久久默然。

最後長嘆一聲,步履蹣跚的向著城門走去。

背影格外落寞,如一位孤寡的老人,無親無故,慢慢遠去。

當日,王城四方城門大開,趙佶舉兵投降,恭請大軍入城。

至此,大宋投降,王朝一統,盡歸大夏。

……

姑蘇城,人來車往,熱鬧非凡,吆喝叫賣和討價還價聲絡繹不絕。

各種商鋪琳琅滿目,最有特色的莫過於規劃齊整的攤販區,還有移動小吃區域,雖然熙熙攘攘,卻絲毫不顯擁擠,反而讓人覺得熱鬧非凡。

姑蘇城知府丁伯平一身便服,和幾位幕僚坐在一家三層酒樓的臨窗位置,一邊品嚐特色小吃一邊欣賞鬧市特有的喧囂。

隨著水泥的大肆普及,大夏境內出現了不少高層建築,兩層是基礎,三層不算事,五層六層也不稀罕。

眼下,他們所在的三層酒樓,在姑蘇城並不起眼,周圍的建築同樣高大敞亮。

放眼望去,到處都是忙碌不停的人們。

這些人,有城內居民賺些工錢,也有一些犯了事的人,被用來勞動改造。

儘管在姑蘇城任知府已經過了三年,丁伯平卻從未如此刻一般,七上八下。

姑蘇城的變化太快了,快到他都快跟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