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名將出世(第2/2頁)
章節報錯
“陛下明鑑,慕容復畢竟是妾身曾經的公子爺,對妾身多有照顧。”
阿朱捏著楊不歸肩膀的手微微一顫,還是說道:“公子爺不過是想要一個好差事,還望陛下應允。”
阿朱面色微微有些複雜,若不是慕容復對她有大恩,她斷然不敢向楊不歸求情。
如今她已是大夏妃子,是非榮辱,榮華富貴皆在楊不歸一念之間,後宮嬪妃插手大夏官員之事,已經算是僭越了。
“我大夏向來是能者上,庸者下,慕容復若真有本事,朕自然會給他一個好差事,用不著你替他求情。”
“那妾身就告退了。”
阿朱欲言又止,最終還是沒敢再說什麼,微微一福,退了下去。
……
在大夏以北,官道之上,一支騎兵正極速行軍。
最前面一輛戰車之上,坐著一個面色儒雅,看起來柔弱中年男子。
這是楊不歸新召喚出來的一位人傑,乃是李牧之後另一位被封為戰神之人,南北朝名將陳慶之。
不僅僅是他,就是他麾下的白袍軍也極具傳說色彩。
其率七千白袍軍攻三十二城,所在皆克,歷四十七戰,所戰皆捷,孤軍千里殺進洛陽,其所面對的兵力都是己方的數倍乃至數十倍,合計近百萬兵力,而陳慶之只以七千白袍軍應對,皆勝之。
是以也有了“名師大將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的說法。
姓名:陳慶之
字:義興
朝代:南朝梁
經歷:年少時為文士,中年開始領兵打仗。
普通六年(525年)正月,陳慶之41歲始領兵,一鼓便擊潰魏軍營壘。
普通七年(526年),陳慶之出征魏國,此次作戰,共克52城,獲75000人。
大通元年(527年)十月,陳慶之率麾下輕騎200人突襲元昭軍,破其前軍,魏軍震恐。
中大通元年(529年)四月,魏將丘大千率眾7萬分築九城,以抵禦梁軍。陳慶之率軍進攻,一日之內攻佔三城,迫使丘大千投降。
同年陳慶之命部下在水面築壘,攻陷其城,全殲2萬,俘元暉業,租車7800輛。
梁軍直趨大梁,所過之處,魏軍望風而降。
陳慶之和部下皆穿白袍,一路上所向披靡,所以洛陽城中童謠曰:“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
陳慶之從銍縣至洛陽,前後作戰47次,攻城32座,皆克,所向無前。
大同五年(539年)十月,陳慶之去世,時年五十六歲。梁武帝以其忠於職守,戰功卓著,政績斐然,追贈他為散騎常侍、左衛將軍,賜鼓吹一部,諡號“武”,還詔令義興郡發500人為其會喪。
等階:一流人傑
體質:戰儒神軀
修為:換血六重天
功法:劍儒心經
兵種:七千白袍軍(封印中,不可召喚。)
對於陳慶之,楊不歸自然十分滿意,此人的經歷簡直就是傳奇,縱觀其大大小小戰鬥,大多都是在以少戰多,而且還盡能戰而勝之。
此人絕對是一位頂尖統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