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治下的城鎮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就以他所在的無錫城而言。

大夏派出一個個建設小組,入駐楊不歸麾下各個城、鎮、村落,負責管理其下田地,還有一應瑣碎事宜。

尋常時候,大夏並不參與土地的管理,主要任務還是組織一些村民和城鎮內一些窮苦人家勞動,當然也是有報酬的。

比如在村子和鎮子內建設一些公廁。

每個公廁差不多都有十個蹲位,交由十個勞動小組負責挖坑,同時還要抬高夯實地面,鋪上碎石加固,順便建好水渠之類的。

每個勞動小組兩到三人,大夏官員作為監督,其下一些工作人員都是就近招募而來。

當然,大夏官員還接受勞工們的投訴,不管是當場還是私下裡,都必須做好記錄負責確定。

大夏對勞動者的規則明確,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

每一天工作完成後,都會按時把一天的勞動所得分發給眾人。

錢幣自然是大夏自己印刷的大夏寶鈔,一開始他們還並不認同,可隨著大夏源源不斷物資運送過來。

這些錢幣就大有用處了。

大夏新開的商鋪,不接受銅錢與碎銀,只可以大夏寶鈔在附近的,按照固定的價格換取各種生活用品。

時間一長,整個大夏寶鈔就迅速普及開來,不僅是城內一些世家大戶,就連普通村民,也開始用大夏寶鈔當錢用了。

不是沒有奸猾之徒,想要仿製大夏寶鈔從中謀利,最後的結果全都以失敗告終,

即使如此,大夏也對此事絕不姑息,徹底徹查之下,更是株連九族,震懾了一大部蠢蠢欲動的人。

當然,對於一些犯了事的人,大夏也並未搬照大宋律法,把他們關入大牢,而是頒佈了勞動改造。

不是被送去修建城池,就是被強行要求參加修路鋪橋這等苦累活計。

如此之下,大夏勢力勢力範圍頓時治安大好,原來的青皮混混不是被送去勞動改造,就是徹底老實本分下來,要麼就直接離開大夏疆域,去大宋討生活。

而大夏也開始以無錫城為中心大肆徵兵了。

只要會一些武功,或者體力強一些的都可參軍。

大夏參軍自然也拿捏住眾人要害了。

只要參軍,不僅每月俸祿豐厚,而且還免費開放一些武學。

其中更有少林寺七十二絕技,和一應武林其他各門各派絕學擺在明面上。

當然,這些功法並不是免費對外開放的,而是需要大量軍工來兌換。

大夏軍功制度極為完善,斬殺一位敵人,可獲得一點軍功,參與基礎建設也可以得到不等的軍功。

而少林寺七十二絕技動輒都是一萬積分起步。

並不是楊不歸不想把門檻設低,而是太容易獲得反而沒人會珍惜。

最近,楊不歸又頒佈了一條政令,就是自一天工作結束,在晚上組織村民識字認字。

這樣的活動,自然引起了一干文盲村民和城內一些小民的相當不滿。

在他們看來,都是一輩子在土裡刨食的貨色,讀書認字幹什麼,實在浪費精力和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