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豆豆心中一驚,一時間也弄不清楊不歸到底真的是在試探他,還是認真的。

“這幾天,朕會把夏國一應事物暫且交給你,鍾離昧和王朗也會輔佐你一個月。一個月之後,他們就會離開,能不能掌控夏國就看你的本事了。”

楊不歸淡淡開口道,他不怕戰豆豆叛亂,以他的實力,重新換一個皇帝也不是什麼大事。

戰豆豆麵色閃爍不定,最後似是下定了決心,衝想不會盈盈一拜:“臣妾謝過陛下。”

……

乾元城內,楊不歸高坐上首,距離他自慶餘年世界歸來,已經過去一個月,主世界相安無事,楊不歸也樂得清閒。

不過再過幾日,大夏王朝第一屆天下科舉殿試就要開始了。

不同於楊不歸一年前求賢若渴,草草了事的科舉,這一次規模浩大,月前就以席捲三州。

這次可是自楊不歸改國以來第一次大考,經過一年的時間發酵。

大夏,夏人已經深入人心了,人人都以在夏為官為榮,

青、幽、荊三州,考生加起來就足有三十萬人。

此次科舉文武並考。

分為縣試,郡試,以及最後的殿試

每一步,都有大夏官員、將領監考。

為保證科舉公正,楊不歸命令皇城司出動,監察天下!

科舉乃是國本之策,公平公正乃是基本原則,不能有失。

人才就是一方勢力的基石。

雖然未來會有無數華夏人傑降臨,但中層,底層文官、武將,依舊需要大量人才填補。

大夏曆一年八月一日,科舉最後一日。

朝會大殿廣場。

一千名文考生相隔丈許,靜靜就坐,一千張案桌整齊擺放,其上文房四寶陳列。

另一方,一千名武者筆直站立,炯炯有神。

楊不歸坐在啟年殿廣場,面色淡然,目光帶著威嚴,看向面前兩千名考生,背後文武百官肅穆而立。

這兩千人,就是一個月時間,幾十萬考生中,透過府試的文人與武者!

各個都是天資橫溢之輩。

“開始吧。”

楊不歸吩咐。

鐺鐺鐺!

鐘聲三響,科舉正式開始。

“殿試考題,論,治天下,一炷香為限!”

主持此次科舉的王朗鄭重出聲,一襲黑色官服,盡顯威儀。

他面色嚴肅,坐在考官位置上,點燃一炷香。

瑩白色的光芒直衝雲霄,入眼所見盡是一片白光。

若是修為高深一些之人,必然能夠看出,數十里之內天穹一片純淨,一切怨煞隱晦之氣都被被一掃而空。

千名考生俱皆充滿敬意的看向王朗。

儒家弟子,即使景國和梁國也沒有。

“這就是浩然之氣嗎?”

千名考生中,有部分知曉浩然之氣玄奇者,無不目露精光,激動不已,此次大考,就是他們接觸儒道最好的機會。

在如今的大夏王朝,儒道還沒有傳承,很多文人渴求,但卻萬難接觸。

“考試,開始!”